是央企主動拋“繡球”還是民企“傍”央企?
在《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36條”)下發以來的這段時間里,外界關于壟斷行業打破“玻璃門”的呼聲不斷。但很多民企擔心老大哥不帶小兄弟玩。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給出了好消息。
朱宏任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已經有一些壟斷行業的大企業邀請民資以多種形式進入。“以電信為例,在其中的增值電信領域幾乎以大量的民企為主,工信部也在考慮如何將整個電信領域對中小企業開放。”
在“新36條”公布四個多月后,一直為業內所擔憂的執行不力困局似有突圍之勢,各地也在積極推出細則。
廣東已經出臺《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上水平的意見》(下稱《意見》)。
根據《意見》,廣東提出兩個“45%”,即到2012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對全省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遴選并重點扶持100家民營企業及500家高成長性民營企業。同時,力爭培育15家以上年銷售額超百億元、4家以上年銷售額超500億元的民營企業,其中1~2家進入世界五百強。
在廣東如此急迫培育“龍頭股”的背后,是多年來民營經濟高數量、低層次發展的尷尬現實。
是央企主動拋“繡球”還是民企“傍”央企?
在《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36條”)下發以來的這段時間里,外界關于壟斷行業打破“玻璃門”的呼聲不斷。但很多民企擔心老大哥不帶小兄弟玩。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給出了好消息。
朱宏任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已經有一些壟斷行業的大企業邀請民資以多種形式進入。“以電信為例,在其中的增值電信領域幾乎以大量的民企為主,工信部也在考慮如何將整個電信領域對中小企業開放。”
在“新36條”公布四個多月后,一直為業內所擔憂的執行不力困局似有突圍之勢,各地也在積極推出細則。
廣東已經出臺《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上水平的意見》(下稱《意見》)。
根據《意見》,廣東提出兩個“45%”,即到2012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對全省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遴選并重點扶持100家民營企業及500家高成長性民營企業。同時,力爭培育15家以上年銷售額超百億元、4家以上年銷售額超500億元的民營企業,其中1~2家進入世界五百強。
在廣東如此急迫培育“龍頭股”的背后,是多年來民營經濟高數量、低層次發展的尷尬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