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烽火通信聯合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清華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共同承擔的國家“十一五”863重大項目課題“低成本的多波長以太網綜合接入系統(λ-EMD)”成功完成上海未來寬帶技術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基于國家863柔性試驗床進行的全面測試。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烽火通信成功推出了業界首款單纖32波 波分時分混合無源光網絡(WDM-TDM PON)λ-EMD系統,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了我國光纖接入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當前,在全業務運營和網絡融合的背景下,高帶寬應用如視頻會議、實時游戲、IPTV等正不斷涌現,尤其是HDTV、網真等視頻業務,對網絡接入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動著新的PON技術層出不窮。為了適應未來光接入網絡的發展需求,充分利用光纖線路,節省管道資源,我國“十一五”863計劃及時啟動了“低成本的多波長以太網綜合接入系統(λ-EMD)”的研究。基于WDM PON和WDM-TDM PON技術的λ-EMD系統具有光纖資源利用充分、對速率和業務完全透明、安全性高、易管理維護、傳輸距離長、擴展性好等特點,能夠極大的節約主干光纖和其他光分配網絡建設及維護費用,擴大用戶覆蓋范圍和增加用戶接入數量,為運營商構建具有更大接入容量、更高傳輸速率、面向全業務運營的全新光接入網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
作為該項目的牽頭單位,烽火通信與合作單位通過刻苦鉆研,攻克了多項電信級λ-EMD系統關鍵技術,包括基于TDM與WDM的混合模式PON結構、支持三網融合業務的受控傳送、可擴展的開放系統架構和高可用性等,成功地研制出了系列化的λ-EMD綜合接入設備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光收發模塊,可滿足低成本化應用要求。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烽火通信已全面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核心技術,申請或取得了十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牽頭完成了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標準類技術報告《接入網技術要求-采用基于波長可調方式密集波分復用技術的無源光網絡》的起草,進一步凸顯了烽火通信在光接入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烽火通信研制出的WDM-TDM PON系統是業界第一款單纖32波,每波支持1:64分路,傳輸距離達20公里以上的xPON系統。該系統采用業界首個局遠端雙“無色”光模塊設計,具有業界最高的單纖接入速率(對稱40G)以及業界最高的業務單板端口密度;采用WDM和TDM混合模式的PON結構,可以兼容現有的1G/2.5G/10G EPON、GPON和P2P等多種光纖接入技術;通過WDM方式可以承載現有CATV業務,方便實現“三網融合”業務接入,實現了我國下一代光纖接入技術研究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