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人的眼球,而讓這一古典長卷熠熠生輝,使用的即是一種三維可視化技術(或叫3D)。
無獨有偶,在150年前曾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的圓明園,如今也再次逼真地呈現在世人面前。據了解,三維可視化技術正將人們腦海中存在的影像變成真實圖景,而這個產業也隨著應用的普及而風生水起。
資本的靈敏觸角伸向了這個正在快速發展的行業,利用這一技術在斷壁殘垣中重新繪出圓明園當年“萬園之園”風貌的北京偉景行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景行)獲得了達晨創投60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自此,偉景行也完成了技術和資本的第一次對接。
自有技術的數字城市工程師
1998年,遲偉從清華大學規劃院讀完碩士畢業,當時他面臨著兩個選擇:是繼續留在清華當老師,還是做一個把技術推向產業化的身體力行者。
遲偉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清華創業,并且創立了偉景行公司。一開始,他想把虛擬可視化技術引入實際應用,因此最開始的三維都是以可視化表現為目的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當時的那些技術和系統多用在了軍事和工業應用中,在城市、建筑中,并不太適用。于是,他就和同事們想到了自己研發,來填補這方面的空缺。
然而,城市規劃建設和數字城市建設在當時都屬于很高端的領域,動輒需要上千萬元的投入,在中國還沒開始大規模的應用。于是,遲偉開始嘗試用自行研發的軟件給一些規劃項目做模型。到2000年時,計算機逐漸普及,性能迅速提升,遲偉又開始用普通的PC機把海量的數據進行可視化,使其功能更加實用。
關鍵的轉機在公司成立一年后出現了。當時,中關村[7.07 -3.68%]西區的設計單位是清華規劃院,其中,虛擬現實平臺的搭建交給了和清華關系密切的偉景行(偉景行與清華規劃院合作成立了數字城市研究所,這是一個研究機構,目的是做項目研發與人才培養)。中關村是北京市“十五 ”規劃中科技園區建設的重點項目,因此偉景行接手這個項目后,備受各方關注。而當其完成這一總規模為20萬元的項目后,其自主研發的軟件Grand Reality(后來叫Gvitech CityMaker),也成為了國內第一個進入實用階段的城市規劃虛擬現實軟件。
中關村西區的項目成功之后,包括中關村生命科技園區在內的七八個科技園區都開始使用偉景行的技術。而當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到3D GIS(即三維地理信息系統)之后,除了軟件平臺的搭建,還需要基礎測繪成果,包括大量高程數據,并且貼圖、進行3D建模。在市場需求之下,偉景行的主要業務也逐漸裂變成3D GIS技術軟件平臺和三維數據生產。
從1998年到2008年,偉景行像一個數字城市工程師,把圖紙變成了立體模型,真實地勾勒出了未來城市的筋骨皮肉、一花一樹。
政府客戶催熟業務
在2009年之前,3D GIS產業并沒有出現雪崩式的增長,偉景行平均每年的營業額在千萬元級別,利潤也只有一兩百萬元。遲偉謹慎地靠自有資金滾動著,每年的利潤也多是不斷地投入到研發中去。與其說偉景行是個公司,其實更像一個科研機構。當記者問到偉景行公司成立十周年是如何慶祝的時候,遲偉想了想說,“忘了,當時正在埋頭做項目”。
然而在這十年間,同樣在3D行業打拼的北京水晶石科技卻做得風生水起。據了解,水晶石科技采用了一種“有限合伙制”的模式,來保證管理團隊的利益,留住了最早的一批創業者,進而發展成為這個行業的老大。對于3D行業來說,人力資源無疑是最重要的資本,否則僅靠公司創始人的原始資金積累,是難以實現在短時間內的大規模人員擴張的。
而此次達晨創投對偉景行6000萬元投資,也正是為了應對偉景行因業務量增長而出現的人員擴張需求。和水晶石科技相比,偉景行走的其實是另一條技術徑,水晶石偏重的是創意和創意產業的應用,而偉景行則是脫胎于城市規劃設計方向的虛擬現實和地理信息系統。
市場的真正爆發,直到2009年才發生。政府應用是3D GIS的主力市場,城市管理、城建規劃、水利、電力、燃氣、自來水、氣象、環保等政府職能的各個領域,都對這項技術產生了需求。據國家測繪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數字城市一項,2008年的政府項目就已達30多個,而在2009年,政府開展了60到80個數字城市的建設與應用。在城市加速信息化進程的大趨勢下,偉景行的3D GIS在國內外數百個重大項目和機構得到了應用,比如數字北京、數字澳門、數字圓明園,數字重慶、數字武漢等。遲偉說,這些項目中,有的是通過競標取得,有的則是客戶直接委托,項目投資規模在30萬元到1200萬元之間不等。而水晶石科技則繼北京奧運會之后,成為了世博會指定的多媒體設計服務商,備受關注的《清明上河圖》正是其代表作之一。
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業內企業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偉景行副總經理徐琪表示,從2009年開始,公司的增速達到300%,并且2010年上半年的合同收入已經達到1億元。其中,來自政府的客戶占絕大多數,約占比85%;企業客戶占比15%,大多是石油公司、化工公司等大型企業。這一客戶結構保證了偉景行公司資金狀況的穩定。
在長遠來看,一個市場發展的規律通常是開始火爆,但馬上會進入沉睡周期,之后才能逐漸成熟。按照偉景行目前的節奏,估計他們會耐心地等到市場進入成熟階段。然而,不同的3D應用在業務上的交叉和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市場上眾多廠商和平臺商擁入將加速行業的洗牌,這對于偉景行來說,則不可避免地將遭遇越來越明顯的競爭壓力。
投資物語
達晨創投董事長劉晝認為,近年來,三維技術發展很快,無論是對于信息化建設,還是視覺表現,都具有特別廣闊的發展前景,他們非?春眠@個領域。本次投資中,不少同行跟投此項目也證明了這一趨勢。同時,他們也很看好偉景行的團隊,十年磨一劍,始終專注于三維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表現出很強的進取心和執著的信念。
第三只眼
北京一生之水營銷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楊森認為,3D 技術在今天已經炙手可熱,如果企業過于追求數字展示方面的炫酷效果,往往華而不實,而且極易造成客戶城市的高投入與低使用的困境。因此偉景行類的公司要盡量避免自己的產品成為“屠龍之術”,而應結合不同的應用,進一步挖掘和延伸產品的其他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