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視頻會議隆重登場,但是由于效果不佳,沒有人認為它有一天可以取代已經使用了快一個世紀的電話。直到1970年,AT&T才推出了視頻電話的服務,但是由于圖像難于辨認,購買和使用費用高,并不為大眾看好。隨后,Ericsson展示了橫跨大西洋基于LME的視頻電話,一些公司開始注意到它的應用潛力和商業價值,愿意在技術和資金上做投入,視頻會議開始了它的小規模發展。1976年的Network Video Protocol (NVP)和1981年的Packet Video Protocol (PVP),共同促進了視頻會議走向成熟,雖然實際的產品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應用也只限于少數公司的內部。
在此期間,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于1976年建設了東京和大阪之間的視頻會議系統;IBM于1982年采用48Kbps的通道將日本公司連接到了內部的視頻會議系統之中,用于每周與美國總部之間的商務會議。這兩個事件極大的促進了視頻會議在軟件和技術上的發展。
90年代中期,視頻會議正式進入中國,當時的郵電局采用CLI產品開始搭建基于專線網絡(E1)的視頻會議系統,并首先服務于國務院和各省級政府部門。2-3年后,各地方郵電局、擁有衛星、微波等線路資源的廣電、鐵路和電力等單位開始上馬視頻會議項目,走在了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辦公的前列。
1996年11月,H.323協議的正式發布標志了視頻會議另一個時代--- IP時代的來臨。在同一年,Microsoft推出了Netmeeting,這一采用PictureTel的LiveSharePlus技術的產品正是瞄準了這一市場,并且應用效果良好,因為它很快便有了支持視頻的版本。
隨著國力的增強和通訊及時性的要求,國內視頻會議緊跟國外的發展步伐,開始穩步發展。但是由于國內的互聯網和企業網建設仍然落后美國一截,在2003年以前,系統建設仍以H.320為主,使用傳輸手段包括ISDN、衛星、DDN、Frame Relay、ATM等。同時由于傳輸網絡的使用費用較高,而且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不夠高,導致視頻會議行業發展緩慢。
隨著網絡普及化的發展,網絡通信費用大幅下降。2000年以后,H.323視頻會議系統趨向成熟,設備價格也較H.320系統有不少下降,使得許多中小型企業、三級城市也具備了建設自己視頻會議系統的能力。但是,普通大眾對視頻會議仍大多停留在概念階段。2003年的非典給人們帶來了災難,卻創造了視頻會議進入大眾市場的機遇,成功將視頻會議推入了大眾的視線。據統計,非典期間已部署視頻會議系統的單位,系統使用頻率驚人。至此,國內視頻會議發展熱潮終于到來了。
2006年,視頻會議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高清視頻會議走入了用戶視線,各大廠商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高清視頻會議解決方案。2008年,奧運會正式采用高清信號進行直播,高清成為行業內最流行的名詞。業內廠商紛紛瞄準商機,大打高清牌,高調宣揚高清時代的來臨。
隨這著科技的的不斷進步,技術的不斷成熟,尤其是3G技術的推廣發展,視頻會議行業開始進入了多元化發展。3G牌照的發放使得智能和移動開始與高清同步而行。同時,IP化的視頻會議開始高調發展。
進入2010年,三網融合成為業內提及頻率最高的詞語。“三網融合”概念的提出及推進,引領視頻會議從單一走向融合,為視頻會議稱為主導的交流溝通方式奠定了基礎。
目前,視頻會議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已經成為了信息化的一種代表。行業發展的火熱,催生了高清、智能、融合等多個發展方向的火熱。那么視頻會議行業發展定位明確的前提下,目前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
行業整體發展處于“嬰兒期”,替代傳統交流尚需時日
視頻會議在國內的發展尚屬初級階段,無論在發展上還是在應用上都存在著眾多問題。首先,在應用上,目前視頻會議的應用大都在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視頻會議溝通是中斷的,從而形成了企業之間的信息孤島,這不僅對視頻會議的價值利用大打折扣,而且對于企業的現實快捷溝通也產生巨大的影響。另外,行業的整體發展上行業標準缺失,過于雜亂。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視頻會議行業的巨大經濟利益引得眾多企業染指。生廠商如雨后春筍,運營商、國外廠商紛紛搶灘,各種品牌的設備五花八門,然而由于沒有嚴格的行業標準,使得質量參差不齊,讓用戶望而卻步。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行業的發展。
目前,整個視頻會議行業都打視頻會議將取代傳統的溝通方式,成為遠程溝通的主要方式這張牌。然而,據相關人士分析,就目前形勢來看,這條路還很漫長。國內視頻會議應用業務功能單一,大部分僅僅限于會議室內的應用,因此視頻會議的用戶主要局限于企業、政府等機構,而普通大眾個人使用幾乎是視頻會議的真空地帶。如果傳統視頻會議要想成為主導交流,那么個人領域的普及是必不可少的。隨著3G的普及以及三網融合的推廣,視頻會議將逐漸走出會議室,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但這需要一定時間。另外,視頻會議,尤其是軟件視頻會議雖然成本已經有所下降,但是價格仍就不菲,對于大眾來說依舊是陽春白雪。
視頻會議軟硬結合趨統一
當前視頻會議分為軟件視頻會議和硬件視頻會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網絡條件的限制,很長一段時間里軟件視頻會議都處于附屬地位。隨著網絡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近幾年來軟件視頻會議后來居上。在視頻行業領域,硬件視頻會議一直以其優質的效果處于主導地位,但是昂貴的價格趨勢其發展的重大障礙。而同時,較低的成本正是軟件視頻會議得以生存發展的根本原因。曾經,較差的畫面效果一直使用戶對軟件視頻會議望而卻步,抑制其發展,但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這一問題已得到了解決。
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帶寬資源變得豐富,網絡傳輸的效果日益完美,網絡資費不斷下降,打破了視頻通信傳輸上的瓶頸,使得軟件視頻會議不僅在價格上優勢更加明顯,而且使用質量上也可與硬件相媲美。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軟件視頻會議系統得以廣泛應用于遠程教育培訓領域,而不再局限于商用領域。軟件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引得許多硬件為主的廠商也紛紛染指。如思科,作為視頻會議行業的知名企業,據了解,近來思科的發展重點將由硬件像軟件轉移。硬件設備廠商的加入,必然將硬件的技術融入軟件,使得硬件與軟件不再涇渭分明,趨于統一。
早在2005年10月,美國LifeSize發布了首款高清視頻通信系統--LifeSize Room,拉開了高清視頻應用的序幕。此后的幾年里高清迅速成為視頻會議行業發展的標志性詞語。放眼當前視頻會議市場,“高清”似乎成為了行業必備的條件。據Wainhouse Research統計,在已投入使用的會議室型視頻會議系統中,已有32%支持720P,有23%已經或將在1年內部署720P高清視頻會議系統。但業內人士透露,“高清”火的概念,熱的是趨勢,市場上仍是標清作主導。
目前高清的發展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應用上都是國外市場為主導。在國內市場,高清主要的用戶是政府以及超大型的企業。對于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說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的使用成本太過昂貴。然而,視頻會議系統的普及應用目前主要的市場增長點正是廣大的中小型企業,這就在需求上對高清的普及推廣作出了很大的限制。
同時,從行業發展歷程看來,用戶對產品的關注焦點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在2006年以前,廣大用戶主要關注的是產品本身的定制,更多細節功能是焦點;從06年底到08年底,關注的焦點則是集中在通訊工具的融合方面,產品的細節功能關注已經淡化;從2009年開始,整個視頻行業的焦點則轉變為應用結合方面。目前,高清的火熱是因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所在,并不是在于應用的普及。
眾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高清”普及的根結所在,并不是技術。在技術層面上,對于普及應用的要求已經基本達到。從當前的情況看來,使用成本才是其推廣的最大阻力。高清占用帶寬很高。普通的網絡根本無法實現,要想達到高清的效果就要部署專門的網絡;同時,高清對硬件及平臺的處理能力要求也很高,要使用高清,整個系統的設置都要花去很高的成本,這也是為什么高清對于硬件視頻會議更容易普及,而對軟件視頻會議則更加困難。
然而目前使用的局限性,并不代表“高清”沒有發展市場。整個視頻會議的發展呼喚高清。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用戶對于視頻系統的要求逐步提高——已經由最初簡單的“看得見”發展成為現在的“看得清”,人們對于視覺效果越來越重視。另外,一些專業的領域“高清”的應用是必須的,如遠程醫療、視頻監控、手術示教等。因此,“高清”是行業發展必將達到的一個高度。
視頻會議目前的主要用途仍然是在會議室,這種應用“標清”已經可以滿足,同時相較于高清的突出的價格優勢,因此當前市場上,“標清”仍處于主導地位,而且在短時間內,這種主導的地位不會改變。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視頻會議行業日漸火熱。在行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傳統的買賣方式之外,視頻會議市場也出現了新型的銷售方式——租用業務。
所謂的視頻會議租用業務就是把原來的視頻會議提供商轉變為視頻會議系統運營商。主要的業務模式是,由視頻會議系統提供商來進行系統的搭建工作,把自己轉變成為視頻會議系統運營商,企業用戶只需租用視頻會議平臺,即可享受視頻通信應用。
據業內人士介紹,廠商推出的租賃業務目前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隨著商務節奏的加快以及經濟全球化,中小企業對于視頻會議的需求也日益加強。近年來,雖然隨著視頻會議行業的發展成熟,價格整體有所下降,但是對于規模有限的中小企業仍然是一筆昂貴的費用。而且,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由于資源少、人員少,會議使用的頻繁程度并不高。因此,租賃業務的推出,對中小企業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根據計世資訊數據顯示,中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占全國企業總量的99.3% ,大約有320萬家左右。從數據不難發現,中小企業應用市場在整體視頻會議商場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租賃業務的開展將會很大程度上拓寬視頻會議市場的應用范圍。
另外,從租賃業務的推出我們也可以看到視頻會議市場的激烈競爭。網絡技術的成熟,尤其是3G牌照的發放,使運營商與視頻會議市場的聯系日益緊密。各大運營商為了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紛紛搶灘視頻會議市場。與廠商相比,運營商擁有獨特的網絡優勢,這對于傳統的視頻會議生產商來說,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為了生存,廠商不得不開拓新的市場領域。而租賃業務的實質就是把廠商由單純的提供商轉變為視頻會議系統運營商,形成運營加生產的模式,使企業模式由產品主導向技術主導轉變,增加市場競爭力。
視頻會議行業目前發展火熱,但是并沒有進入爆發式的發展階段。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行業技術的完善,未來視頻會議的發展將駛入快車道。從目前情況來看,其未來發展主要有兩大趨勢——融合發展以及“走出”會議室的擴展應用。
視頻會議未來發展大融合,脫離會議室
從1994年中國電信建成國內第一個會議電視黨政專網,到2002年后我國政府和企業對于視頻會議系統的市場需求劇增,國內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可擴展空間,“誘惑”國內外眾多知名IT、安防廠商紛紛注目,如IT巨頭微軟、惠普、思科等紛紛加入市場并大展身手。各方勢力的搶灘為視頻會議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同時也刺激傳統的視頻會議廠商脫離單純的發展模式,引領視頻會議行業多元化融合發展。
今年三網融合方案的重磅推出將為視頻會議行業的融合發展再加一把火。“三網融合”即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通信網的相互滲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為統一的信息通信網絡。這就意味著將廣播電視技術的應用推送到移動互聯網上,實現網絡的高數據流低成本,視頻會議將突破網絡帶寬的限制。視頻會議系統將與三網融合系統上運行的IP智能監控系統、IP語音系統進行無縫接合,實現多媒體融合通信。近來多家廠商已經推出的視頻指揮調度系統——視頻會議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的結合應用,我們可以看到融合的雛形。
同時,“三網融合”直接催生“三屏融合”,即電視屏、電腦屏和手機屏的統一,視頻會議將不再局限在會議室內,它將走出會議室。目前,視頻會議應用雖然做出了相應延伸,被廣泛應用在遠程教育、電子商務、遠程醫療、視頻監控等多個領域,而且可視電話、軟終端等低端產品逐步進入普通用戶等新應用,但其現實應用依舊是脫離大眾市場的。而未來的融合化發展將使視頻會議被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視頻會議將不再是一個專業的概念,而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結語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視頻會議行業發展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今,三網融合將對整個視頻會議行業的布局改革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跨平臺應用、低廉的價格、良好的視頻成像和語音功能等特點,都將急劇擴大未來視頻會議系統的市場規模,原有的產業鏈和角色布局將隨之面臨洗牌。同時,運營商以及國內外知名IT廠商的搶灘將使整個視頻會議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這對于傳統廠商尤其是中小廠商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如果處置不當將會黯然退場。據業內人士分析,未來視頻會議市場的發展也將是“融合”的發展,由“百家爭鳴”向“整齊劃一”,重復曾經IT行業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