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報警是防盜報警系統的最后一道防線,對于沒有展柜的文物,如名畫、雕塑等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采用圖象報警或紅外柵欄,沒有條件的單位也可以采用斷線報警或壓力報警。諸如此類的防盜報警裝置,雖然我們日常很難見到,但是放在電影中已經無處不在,科技含量并不高,成本也很低,但對于名畫、雕塑等文物的保護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港片《縱橫四海》中,博物館中名畫采用掛件防盜傳感器
很顯然巴黎博物館并沒有相關的傳感報警系統,導致一名盜匪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順利的拿走五幅畫,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市面推出的掛件防盜傳感器專為保護各類博物館,古建筑及私人場所內的大型油畫或掛件而發明,24小時實時可靠保護設防展品。安裝簡易,對畫體本身無任何傷害。它的工作原理是傳感器上小旗與油畫首次掛靠位置做初次記錄,一旦油畫向傳感器緊壓或從傳感器本體離開,傳感器小旗位置發生改變,引發傳感器報警,有效防止贗品置換,且設備具有無線功能。
目前貴重物品傳感報警主要采用的有駐波探測器、存在式探測器、壓力傳感器、移位傳感器等,中小型展柜采用進口的駐波探測器效果較好,大型展柜采用存在式探測器效果較好,資金較緊張的單位也可以采用超細漆包線固定在文物下面做斷線報警或購買微動開關效果也非常好。
小貼士:安防報警系統是防盜心臟 切莫忽視
此次巴黎博物館失竊事件,涉及金額十分龐大,如果被盜名畫遭遇意外,這不僅是國家的損失,也是藝術界的損失更是全人類文化的損失,盜賊之所以猖狂的連取五幅畫才罷手,無非是博物館內報警系統不完善,眾所周知,報警控制系統是防盜報警系統的心臟,就如同監控設備在安防中的地位。
衡量一個報警控制系統的標準是反映時間(按規定博物館的報警反映時間不能大于2秒),系統越大反映時間越長,如果報警點大于1000個點,能做到2秒以下的系統很少。100個點以下的系統,只要能夠通過公安部檢測中心檢測的產品都應該沒有什么問題。為了防止技術盜竊,有條件的博物館應該采用具有多種傳送功能的產品,如有線與無線相結合、有線與網絡相結合、網絡與電話相結合等方式。如果一個博物館發生盜竊案件,能否保住國家財產,關鍵的問題是時間,一是盡早發現目標,二是盡可能的縮短報警復合時間,這就需要報警控制系統有一個很好的控制平臺。
如果發生報警,報警點的位置、報警地區的圖像、聲音要同時切過來,如果報警地區沒有照明,系統還應該能夠自動將燈光打開,為值班人員提供最直接的判斷資料,這樣就能夠大大的縮短報警確認時間。
博物館作為重點的保護場所,監控報警設施應該高于其他的場所,緣何會屢次發生此類情況?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因此本篇文章的目的不僅是揭露巴黎博物館在安防上存在的重大失誤,也同樣像業界提出號召,重視重點場合的安防工作,不要讓類似的事件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