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基的成功策略中,創新和價格戰是兩條主線,其中價格戰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然而,明基價格戰的成功僅僅體現在投影機的零售市場。而在投影機的真正主力市場、行業招標市場,價格戰才剛剛開始。
09年,雅圖和麗訊兩投影機品牌的市場業績可圈可點。雅圖4萬臺的量較往年擁有數倍增長,麗訊更是在十個月內實現了從零到3萬的增長。雅圖、麗訊的份額增漲的秘密在哪里呢?那就是文化共享和班班通兩大政府采購工程的價格戰。國內投影機市場另一個份額巨頭,08、09年第一的日立份額的快速提升,同樣得益于這兩大政府工程需求。
教育和政府采購市場依然占國內投影機市場銷量的絕對多數。而這兩大市場正在經歷從高端的經典型應用,到低端的普及型應用的巨大轉變。以教育市場為例,高教已經飽和,普教和職業教育才是未來的重點。這類教育市場的投資,受到投資面巨大、市場缺口巨大、以及實際應用需求的影響,必然對產品的性價比擁有極高的需求。
高端已經飽和,藍海在低端——無論是零售市場、行業市場、甚至工程市場,投影機產業都在經歷著這樣一種變化。
低端市場是怎樣的呢?首先就是對價格及其敏感。價格高了肯定賣不出去。更何況這里面還擁有明基、宏基等以價格優勢打天下的品牌的參與。價格低了企業利潤哪里來呢?當然就是規模!
薄利必須多銷,否則企業無法生存。這一規律不僅促使了投影機市場品牌份額的不斷集中,更加成為了懸在投影機產業從業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