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前無論是LCD、PDP,或者是LED都是單一產品升級引發了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但3D和互聯網電視則是涉及到整個產業鏈體系的互動傳感式發展。需要從上游的3D內容源、3D制作設備、3D產業標準等一整套體系的配合,特別是上游的內容供應商和節目制造商。
一位彩電技術工程師坦言,如果沒有內容,3D電視只能成為擺設。而且與現在國內企業推廣的互聯網電視不同的是,3D內容現在全球范圍內都存在著匱乏的問題,基本上是從零起步。所以說,生產銷售3D電視容易,但作為彩電制造商,如何憑借自身的力量吸引和推動上游節目和內容源供應商的參與,如何讓他們能夠分享到這一新產品的商業利益,這對于松下、三星而言,需要考慮構建面向3D電視的新商業模式和產業競爭體系。
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就是現階段日韓企業迫不及待地推廣3D電視,但關于3D技術的標準并不統一。而這一問題隨著產品市場普及加速,成為制約市場的瓶頸。
此前,松下已經與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巨頭們以及歐美的主流電視臺們加強在內容源上的合作。為此,松下已經將3D技術的觸角延伸到上游的3D影像設備開發以及將2D畫面通過技術手段變成3D畫面的對外制作中心正式營業。而索尼也憑借自身在影視娛樂業務上的優勢,明確了以內容為導向、以播放設備為輔助的3D產業整體擴張策略。
3D技術標準盡早統一是決定這一產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如何讓上游的內容供應商能夠確認未來這一產業的商業空間,作為整機制造商的松下、索尼、三星們,眼下必須要在市場上進行3D電視、電腦、DVD的大力普及和推廣,這是外資企業的聰明之處,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業倒逼機制,讓更多的制造商參與到3D產業中來。這也是為什么松下、三星急著推廣3D電視的根本原因。一位國內彩電業內人士分析得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