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全時云之路”研討會全國啟動儀式暨首站活動在北京拉開帷幕。記者在啟動儀式上了解到,2011年4月,全時將正式推出中國第一個云會議服務。
IT不再“重要”
全時CMO丁捷表示在啟動以上表示,“全時此次‘云之路’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對云會議的長期研究,將全時優秀的遠程會議解決方案向企業推廣,讓企業能夠更好地理解云會議的特點,以及云會議能給企業帶來的諸多實惠,進而將云會議普及開來。”
作為亞太區領先的通信協作服務提供商,全時此前率先在國內提出云會議概念,對云會議最好的理解就是,客戶不必再因為一次商務交流而付出硬件設備、IT支付、專業通訊設備、差旅費用等成本,從而讓IT顯得不再“重要”。
“使用云會議后,用戶將不再需要進行會議系統采購、維護、部署,也沒有任何先期資金投入,只需支付實際使用費用。同時也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只要能夠聯網都能快速進行會議交流,還能依照用戶需求定制并能隨時拓展,質量穩定而可靠。”丁捷認為,云會議可以幫助企業有效降低系統維護與員工差旅成本,加快企業決策效率和協同效應。
可根據客戶具體需求定制個性化服務
來自北京某企業IT經理黃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在遠程會議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成本與質量兩個方面。“有些電話會議雖然質量很好,但電話接入成本對我們而言仍是一個負擔,其實我們需要更有經濟效益的會議工具,我想全時即將推出的云會議將能更好的滿足企業客戶的需求。” 黃先生說
對此,丁捷表示,全時云會議服務中早已針對中小企業這種需求特征,進行了相關技術的開發。“全時云會議在技術上采用了PSTN和VoIP的語音融合,用戶可隨意選擇電話或VoIP接入,并可以隨時在這兩者之間進行切換,保障會議的順利進行。”
之所以采取這樣的技術,則是完全根據當前國內的實際情況而定的——國內帶寬質量并不十分穩固,多人會議若采取純粹的VoIP模式,則會造成帶寬的緊張,進而影響語音、視頻的質量。在使用全時云會議服務的過程中,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系統則會進行智能提示,讓用戶預先進行操作,關閉帶寬高的應用分享,從而保證會議質量。
服務用戶安全是第一位
與過去很大的不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通信已由一對一轉向多對多,獨立調研機構Gardner的最新研究數據表明,在商務交流中,多對多的通信已占通信總比例的75%,并且隨著人類社交網絡的進一步開放,實時的協作通信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一種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交流、溝通需求,云會議,則是最佳方案。”丁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