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圖書館、回歸深閱讀……網絡時代里,散漫著復古情調的電紙書能滿足人們的求知欲嗎?
眼瞧著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就要到了,選什么樣的圣誕禮物,讓教徒們頗費心思。據媒體報道,今年歐美的許多家長都將電紙書選定為給自己孩子的圣誕禮物。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這種特殊的“書”。“只需要在口袋里放一本電紙書,就可以隨時隨地看自己喜愛的書籍,再也不用把厚厚的書背來背去了,多方便啊!”電紙書的問世,無疑受到了更多“書蟲”們的青睞。
后紙器時代,讀書無需破萬卷
繼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之后,有人笑稱當今是一個“紙器時代”。而現在越來越多新奇電子產品的問世,似乎已經宣示著“后紙器時代”的來臨。比爾??蓋茨也曾經斷言,電紙書一定會改變全世界。
也有專家說:“雖然現在還不能斷言電紙書何時能夠取代紙質書,但是這一領域正在上演類似數碼相機取代傳統膠片的一幕。不可否認,電紙書取代紙質書,已經進入倒計時。”也有人提出了“書籍四代”的概念:第一代甲骨時代,第二代簡牘時代,第三代紙書時代,第四代電紙書時代。
相對紙質讀物,電紙書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1GB存儲卡可存儲5億字,相當于近千套《三國演義》。有人開始憧憬,電紙書將在某些特殊領域大顯身手,例如,“電子教科書”,學生們很可能一本電紙書在手,而就此告別沉重的書包。畢竟,一本巴掌大的電紙書的容量,就不亞于一座小型的圖書館。以后,拿著“圖書館”出門,讀書無需破萬卷了。
不是所有電子書都叫“電紙書”
作為新興的產業,很多產品把“電子書”和“電紙書”的稱謂混用,令消費者難以正確識別。其實,如同白馬非馬一樣,電紙書也非電子書。一般認為,電紙書特指使用e-ink顯示技術,提供類似紙張閱讀感受的電子閱讀產品。電紙書的核心技術在于電子紙。在這一領域,成立于1997年的美國e-ink公司的地位首屈一指,這家隸屬于麻省理工學院的公司的電子超薄顯示器技術也代表著目前業內的最高水準,并幾近壟斷地位。
與現有的液晶技術不同的是,電子紙沒有目前顯示設備無法避免的強烈反光,畫面分辨率高,顯示效果與視覺感觀與一般書寫紙幾乎完全相同。特別是電子紙技術具有畫面記憶特性,一旦畫面顯示后即不再耗電,這對于便攜式電子閱讀器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優勢。當你把一本電紙書拿在手里的時候,感覺并不是一件電子產品,而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小冊子。不過,在擁有紙質書優點的同時,電子紙也“繼承”了其最大的缺點:沒有背光。也就是說,在昏暗光線的環境中,不借助外來光線,根本無法使用。
目前,制約電紙書發展的主要門檻就是產品的價格過高。網上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國內電紙書的平均價格在2500-3000元,許多對電紙書感興趣的人都望價生畏,消費者比較能接受的電紙書價格大約在1000元左右。但相信電紙書的價格也不會始終堅挺,很可能會像當年的MP3、手機那樣,很快就會跌入1000元之內,飛入尋常百姓家。
群雄逐“書”
《史記》中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未來十幾年內,中國數字圖書市場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據有關機構預測,2010年中國的電紙書產品銷量,將從2009年的接近50萬臺躍升至300萬臺,達到全球市場的20%。有研究表明,電紙書產品的毛利率接近50%,這樣的市場環境無疑是太吸引人了。或許,群雄逐“書”的好戲已經悄然上演。
在這樣一場盛宴面前,在國際市場上攻城拔寨的國際品牌亞馬遜、索尼等虎視眈眈;同時,包括三星、聯想在內的國際品牌也涉獵電紙書市場,方正“文房”、天津津科“翰林”、移動“G3”以及大唐等品牌的電紙書產品都開始發力。此外,部分國內二、三線廠商,憑借性價比的優勢,也緊隨其后。
在群雄逐“書”的格局中,漢王科技(002362)無疑搶占了先機。自2008年進入電紙書市場以來,漢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市場,穩坐國內電紙書第一把交椅;今年,盡管“各路諸侯”殺入電紙書市場,但漢王依然以遙遙領先的優勢拔得頭籌。
之前,蘋果iPad的橫空出世,已經帶來了觸摸屏概念股上演集體飆升大戲。電紙書相關概念,會重復昨天的故事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電紙書的五維
屏幕尺寸:目前電子書屏幕有5寸、6寸、7寸、8寸、10寸等不同規格。小尺寸便攜性好,價格便宜;大屏幕閱讀舒服,當然價格偏貴。
灰度:灰度即從全黑到全白用多少級來表現。灰度16級以上的,圖片過渡比較自然。
支持格式:支持的格式越多越好,重點是pdf, chm, doc,還有各種圖像,以及zip、rar等壓縮格式。這方面是國產電紙書的明顯占優,而國外的產品支持格式較少。
閱讀方便性:例如將pdf自動切白邊、書簽、放大、旋轉,還有查詢等功能。有無手寫行識別技術。
價格:電紙書的價格主要取決于屏幕大小、灰度、品牌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