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子書
電子書的全稱應為電子書閱讀器,廣義上來說,凡是主打閱讀電子圖書的手持設備都能叫做電子書。這類產品很早以前在市面上就有銷售,使用的是點陣式液晶屏或者TFT屏幕。狹義上來說,只有使用電子墨水屏幕或者類似技術的電子書閱讀器才可以稱為電子書。電子書其實早已存在,但是因為沒有一個成熟的體系一直沒有流行起來。直到亞馬遜開發出了依托于龐大電子圖書銷售網絡的kindle電子書,才真正引爆了電子書市場。
電子墨水屏幕原理
早在1975年,施樂公司PARC的研究員Nicholas Sheridon就提出了電子紙的概念。但由于一些決策上的問題,直到1996年4月,貝爾實驗室才做出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子紙。電子紙技術也層出不窮,索尼、船井電機、惠普、飛利浦、LG、SUN化學公司(與辛辛那提大學合作)、普利司通(和千葉大學合作)等等廠商都推出了有獨立技術的電子紙。但是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是元太的E ink的微膠囊電泳顯示技術。
電子書的優點
電子書的優勢相比其他掌上設備尤為突出。首先是其屏幕沒有閃爍,長時間閱讀不會引起眼睛干澀不適。其次,超長的續航時間。由于e-ink電子紙非常省電,一次充電可翻閱幾千頁圖書。比起傳統書籍來說,電子書無疑更省空間,也更便于攜帶。而且電子書還可以整合音樂播放、錄音等簡單功能。
電子書的缺點
售價高昂,一本中端電子書的售價堪比一部高端手機或者上網本的價格,普通工薪階層難以接受。反應速度相對其他電子產品來說比較慢。用慣了反應速度以毫秒為單位的液晶屏,再看e-ink屏幕就會覺得非常慢。事實上,電子書翻頁的速度,和人看書時用手翻頁的速度差不多。
電子墨水屏不翻頁不耗電。這正是電子書超長續航時間的關鍵所在,一次翻頁完成之后,維持屏幕的顯示內容是不需要電力支持的。所以可以慢慢的閱讀而完全不必擔心電量問題。這也是為什么電子書的續航時間并不以小時為單位標注的原因。
電子書的屏幕顯示效果由軟件決定。有的電子書能顯示16度灰階,而有的只能顯示4度灰階。有些翻頁后會留下上一頁的痕跡,而有的卻完全沒有。有的消費者可能覺得這是屏幕質量的問題。其實這是由軟件決定的。如果對比各廠家電子書就會發現,大廠商的電子書屏幕顯示效果更好、反應更快、不留痕跡、灰度分級更多。這并不是由于大廠商有實力購買更優質的屏幕,而是由于他們有實力開發更優秀的電子書系統。這也說明了屏幕顯示效果略差的電子書售價卻依然很高,因為他們的成本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