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品牌的推動下,3D電視市場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據中怡康時代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清明節前一周,中國市場銷售了第1臺3D電視。此后銷售量便快速飆升,經過大半年的時間到國慶黃金周,3D電視對平板電視的零售額貢獻率已經達到5.1%。
大尺寸產品走俏
“3D電視的周普及速度比LED電視和互聯網電視要快很多,僅用19周時間,市場普及率就達到了1.5%!比涨埃本┲锈禃r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研究總監彭煜向記者表示,“3D電視已經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提前進入到市場消費的爆發期!
在市場快速普及的同時,渠道拓展成為廠商競爭的砝碼。以TCL為例,國慶前夕,TCL就完成在全國100多個主要城市的鋪貨,同時在這些市場掀起了優惠促銷,如其55英寸快門式3D互聯網電視X11不足2萬元。與此同時,長虹、海信等國產品牌紛紛響應跟進。記者從長虹了解到,國慶節期間,在價格促銷的基礎上,長虹共出貨3萬余臺3D等離子電視機。
中怡康時代監測數據顯示,目前3D電視的銷售主要集中在46英寸和55英寸兩個規格,但42英寸和40英寸等規格的3D電視也已開始銷售。中國彩電行業的主流品牌如海信、TCL、三星、索尼、夏普、松下、長虹、康佳、創維等都已加入到3D電視的產品研發和銷售行列中來。如此短的時間內如此眾多的企業全力參與進來,在中國彩電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必將帶來中國3D電視市場的快速發展。
國內企業主打應用牌
從《阿凡達》等國內外3D電影出現在中國觀眾眼前開始,3D成像技術就已經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產生了無法抗拒的吸引力。因此,3D視像從影院走進家庭也就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3D電視正式選擇這樣一個時機由實驗室走向市場。
在3D市場競爭中,國內品牌是亮點。在進入今年下半年之后,特別是在國慶前夕,以TCL、海信、長虹等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憑借企業實力和技術累積,突然高調大規模地發布3D新品,快速推動3D產品量產上市,并以更成熟的技術和更超值的價格將3D電視推向市場,成為產業熱點。
與外資品牌相比,在3D應用技術和功能方面,國內企業的表現則更為搶眼。TCL、長虹國產品牌將互聯網電視技術的應用優勢成功嫁接到3D電視上來。而據中怡康調查顯示,應用功能較多也使得國內品牌在3D電視市場之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