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芯片市場發展情況不容樂觀。據報道,亞洲手機芯片龍頭聯發科降價搶市策略成效顯現,造成芯片供不應求,市場傳出,聯發科因已搶下的晶圓代工產能不足,找上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現正進行試產,加速解決芯片供貨不足的問題。與聯發科拼命擴充產量這一舉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前,聯發科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三季度收入281.81億元新臺幣,環比下滑5.9%,同比下滑18%,實現凈利潤69.69億元新臺幣,環比下滑22.8%,同比下滑40.9%。根據最新統計,今年第3季聯發科的市場占有率下滑至71%左右。聯發科的市場遭遇,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增量不增收。
在手機芯片市場占有率超過七成的聯發科三季度發展業績如此慘淡,自身市場發展戰略不夠周全當然是一部分原因。同時,窺一斑而知全豹,占據中國手機芯片市場大半壁江山的聯發科的頹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國整個手機芯片市場的發展狀況。那么,芯片市場如此蕭條,原因何在?
智能手機降價潮波及芯片廠商
毫無疑問,智能手機是眼下終端市場上熱門的話題,各大廠商紛紛云集智能手機市場。蘋果iPhone引爆智能手機發展潮流;摩托羅拉借力Android再現市場輝煌;諾基亞固守塞班持續發力;微軟、惠普、戴爾、中興、華為等廠商紛紛跨界而來,智能手機市場星光耀眼,商機無限。不過,隨著智能手機發展進程的逐步推進,曾經宛如“舊時王謝堂前燕”的智能手機,也開始改變原來高不可攀的面貌,價格一路下跌,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中興、華為等廠商陸續聯合運營商推出千元智能機,智能手機開始變得越來越親民,降價潮一浪接著一浪。據最新消息,通訊連鎖商迪信通北京分公司11月8日宣布,全面啟動智能手機月活動,攜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索愛、LG、聯想等手機品牌暢銷智能機型開始今年底最大力度智能手機促銷活動。月活動期間,手機產品全線降價5%至30%,智能手機更全線降價20%至30%,單款手機最高降價幅度達500元以上。
智能手機的降價潮,直接波及到了下游的芯片廠商。可想而知,隨著千元智能機的逐漸興起,智能手機整體價格大幅度下跌,作為智能手機核心組成部分的手機芯片,當然不可能獨善其身。3G手機市場風生水起,2G芯片市場自然苦不堪言。不過,不只是2G芯片,3G智能手機的下跌,勢必也將帶動下游的3G芯片價格一路走低。而且,隨著芯片市場新兵逐漸涌入,聯發科一統江山的局面被打破,各大廠商之間紛紛紛紛展開價格戰,這也將驅動手機芯片價格不斷下跌。事實上,目前,展訊、晨星等后起之秀與聯發科之間的價格戰已經展開,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如此分析看來,外有上游智能手機市場降價潮的促使,內有各大廠商之間價格戰的逼迫,內外夾擊之下,以聯發科為代表的手機芯片廠商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其實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現象。
眾廠商紛紛發力3G芯片市場
2G時代,聯發科一直是中國芯片市場的老大,所占市場份額高達80%到90%,在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幾乎壟斷了整個中國芯片市場。今年第4季度聯發科市占率將守穩7成附近,而展訊市占率將升至25%,晨星則有機會拿下5-7.5%。但是,目前,聯發科的市場比重已經跌至71%,而展訊、晨星、英飛凌等廠商正在逐漸崛起。
這其實也反映出一個問題,2G的發展模式,已經趕不上3G的發展步伐。盡管目前3G芯片在短期內還不可能完全取代2G芯片,但是正如智能手機正在逐漸取代功能機一樣,3G手機芯片也慢慢成為一種潮流。
各大芯片廠商也紛紛發力3G芯片市場。據臺灣媒體報道,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表示,目前6253單芯片出貨順暢,現在已是手機芯片的銷售主力,預估明2011年首季將再推新款更具競爭力的版本,而同時3.5G版本芯片也將同步量產。另外,面對Android手機市場大熱的形勢,聯發科也作出了相應的舉動。據悉,目前聯發科已經量產的是2.75G版本,應用在GOOGLEAndroid2.1的入門版本平臺上,而即將推出的3.5G芯片,初期先導入在FeaturePhone產品,年中將再導入至Android平臺版本。當然,其他芯片廠商也不會坐以待斃。有消息稱,威盛基于EVDO的3G手機芯片馬上要正式推出市場,現在正在與海爾、特靈通、海信、憂思等手機廠商做試產試驗。據悉,這款芯片價格將低于目前市場最低價。
看來,隨著3G普及進程的推進與4G的日漸逼近,智能手機漸成潮流,同時也進一步加大了手機芯片競爭的激烈程度。可以預見,未來,3G芯片市場的競爭將會趨向白熱化。
手機芯片市場將迎發展新格局
在手機市場上,諾基亞曾經打造了無可撼動的手機帝國。然而,隨著3G時代的到來,蘋果、黑莓等新興的智能手機廠商日漸崛起,并憑借著強勁的科研能力與創新能力逐漸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而諾基亞處境則有些悲涼,固執地守著塞班系統,少有革新,市場份額逐漸縮水,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聯發科的命運與諾基亞有驚人的相似之處。2G時代,聯發科曾是中國芯片市場上毫無爭議的霸主。曾幾何時,依靠Turnkey模式,聯發科以超過90%的市場占有率幾乎壟斷低端GSM手機芯片市場,將德州儀器、英飛凌等手機芯片廠商在中國內地一個個逼上絕路。但反觀今日,股價頻頻下跌,市場占有率大幅下跌,盈利情況也不盡如意,這個昔日的芯片大王似乎威風不再,如坐針氈的境況難免讓人發出感慨,難道真的是廉頗老矣?
實際上,分析起來,諾基亞與聯發科的沒落,既有自身的原因,也與時代的發展有關。3G時代,技術創新能力與研發能力已經成為市場制勝的關鍵,蘋果便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諾基亞與聯發科這兩個2G時代的霸主,都沒有及時把握市場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曾經號稱創新帝國的諾基亞,在智能手機領域卻顯得力不從心,過于保守。而有山寨帝國之稱的聯發科,一直以來都將盈利和賺錢為目的,在產品與創新方面做得也遠遠不夠。以2G的思路去走3G的路,當然行不通。另外,3G時代是個多元化的時代,智能手機市場群雄逐鹿的形勢便是最好的詮釋。理所當然地,下游的芯片市場也將如此。2G時代那種一家獨大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將是多元競爭的格局。這也是諾基亞與聯發科等巨擘市場份額不斷縮水、風光大不如從前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