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的IP攝像機制造企業群分為三類。第一類企業由傳統模擬攝像機制造出身,這類企業多采用IP模組形式生產,在IP技術的融會貫通方面缺乏技術積累,以前它們在配套軟件方面多配第三方IP應用軟件,結果由于IP模組、制造、軟件三個環節分屬三個企業,
遇上項目時因為IP模組供應方底層有缺陷,或者是制造不規范,更多的是軟件不完善,結果往往彼此抱怨,最后搞得雞飛蛋打。
第二類是IT類企業進入IP攝像機領域,這類企業在網絡技術上有相當的功底,但它們在圖像處理和應用軟件開發時,往往與安防行業的理解不太一樣,總有點找不到彼此心心相映的感覺。正因為這樣,也就可以發現,IT類企業的IP攝像機在真正專業的安防應用項目上比較少見,不過,它們卻擴展了視頻監控系統在更廣闊的領域內應用的空間。第三類是安防監控后端出身的企業,此類企業基于后端產品的網絡化,以及后端圖像處理的技術沉淀,它們在切入前端IP攝像機時,往往在前后端技術上有綜合的優勢。
傳統模擬攝像機廠商主要做的就是加工組裝的工作,缺乏在DSP(或ISP)這一環節上的基礎技術積累,反之,后端設備制造商擁有圖像處理的技術基礎,并且擁有各自的研發團隊這一基礎,因此它們具備向IP攝像機延伸的技術實力;而且IP攝像機的市場要打開,根據目前操作成功的相關企業模式來看,前后端產品一定要配套,目前通過外部第三方設備的配套模式還不成熟,從目前的應用形態看,數;旌舷到y占據主流市場,這種情況下DVR/DVS產品是應用的主角,作為后端設備商,對前端模擬攝像機的接入了解深厚。因此,擁有自主后端設備的廠商將占有一定優勢,并且這類后端設備商本身在前后端技術的融合,存儲管理,系統軟件應用理解方面遠遠強于傳統的本土模擬攝像機制造商,兩者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既然?低、浙江大華等監控企業在DVR這一核心后端設備上已成為強者,它們又具備了在攝像機領域成為強者的機會,那么,很多從安防行業人士的角度來看,會比較迫切想了解,那就是目前本土后端監控企業,生產的前端產品,市場定位何在?從目前這個階段,看在還處在國際一流品牌跟現有的國內攝像機廠家之間的一個中間者,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本土監控企業向日系、韓系產品逐步的靠近,讓安防工程集成商和用戶獲得更多的選擇。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看今后本土監控企業在研發制造,以及營銷推廣等方面的努力。因此,當中國本土企業紛紛宣布走向前端時,從其戰略布局來看,走向前端,不僅是完善產品線以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更是基于成就一代中國安防人的國際化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