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技術和電子書應用熱潮滾滾
近日電子紙技術和和電子書應用正成為各界眾所矚目的焦點,不僅報章雜志和電子媒體大肆報導,各大研究機構也恭逢其盛熱烈舉辦相關研討會。我國臺灣地區廠商挾電子紙技術的優勢,掌握電子書產業上游關鍵材料,并且也積極開發各種電子書產品欲搶占市場先機。電子紙技術和電子書應用被視為是帶動全球和臺灣電子產業新商機重要的下一步。電子書對于紙本出版業的沖擊究竟又多大,本身演進脈絡又會是如何,似乎也因為群雄紛紛崛起而尚未塵埃落定。
電子紙應用范圍相當廣泛,除了電子書/電子教科書之外,可以更延伸到電子報紙/雜志、手機、電子卷標ESL、穿戴式顯示器、POP數字電子廣告牌及廣告顯示、智能與信用卡、攜帶型記憶儲存裝置、衣服與其它各類應用等領域。電子紙也被視為是減少紙張用量、能源消耗和廢棄物處理負擔的革命性材質。
市場發展趨勢樂觀
根據各大市調機構的預估,電子紙和電子書的發展都呈現樂觀增長的趨勢。DisplaySearch便預測,電子紙顯示器今年市場規模雖僅為4.31億美元,出貨量為2200萬片,但到2015年將可達到60億美元,2018年時將增長到96億美元,出貨量則可達到18億片,營收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41%,出貨量的CAGR更高達64%。
Suppli在今年6月的預測則指出,今年全球電子閱讀器市場雖不到400萬臺,但到2011年將超過1200萬臺,2012年時將逼近1800萬臺。Andrew Tribute研究數據則預測,全球電子書內容銷售量每月約為40萬本,預估2010年數字數據的產量將與紙本數據平分秋色,2020年數字數據的市場占有率更達65%。市調機構NextGen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則表示,到2013年全球電子書市場將保持124%的年復合增長率,市場規模也將超過25億美元。而美國電子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將從目前的80%降到55%。
各家紛紛投入開發電子紙技術
目前全球主要四大家電子紙技術供貨商分別為E Ink、SiPix、日本普利司通(Bridgestone)和Fujitsu,其中E-Ink和SiPix分別為臺灣廠商元太和友達所掌握。元太科技是目前全球最大EPD電子紙供貨商,也是美國Amazon Kindle、日本SONY Reader及法國和歐盟iRex的主要供貨商,而元太備受矚目的彩色電子紙將在明年中正式量產。友達SiPix也決定今年Q3~Q4量產電子紙,預計要在林口華亞園區擴建新廠。友達TFT技術與基板產能整合SiPix的滾動條式電子紙生產制程,在電子紙制程上具有不可輕忽的競爭力。臺達電也與日本普利司通進行電子紙戰略聯盟。另外工研院采用電、光、熱三種模式,進行膽固醇液晶電子紙寫入驅動,在電子紙技術上有突破性進展;Fujitsu則有意來臺設置膽固醇液晶式電子紙Film材料前段制程生產線與研發中心;鴻海也已決定用投資廣州電子紙廠商奧翼的方式進入電子紙生產領域。
目前,臺灣是全球唯一提供EPD電子紙材料的供應地區,而全球90%以上的電子書便采用EPD電子紙材質,臺灣不僅站穩全球電子紙材質供應的關鍵位置,也掌握全球電子書產業鏈上游的重要據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它大廠在電子紙材質技術上的研發力度并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大力度。惠普實驗室(HP Labs)便研發出新的超薄軟性顯示技術,使用無機非晶硅材料,不需高危險的化學藥劑,也不用在無塵室中制造,未來這項新技術未來將可以顯示彩色圖像。Epson則在大尺寸電子紙展現雄厚研發實力,宣布成功開發出13.4寸的電子紙,分辨率可高達3104×4128像素,此技術結合E-Ink電子墨水技術和Epson的低溫多晶硅薄膜晶體管(LTPS-TFT)技術。其它包括Sharp、Samsung與LG Display等也繼續投入電子紙顯示器開發行列。
電子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現在電子書產品真的如雨后春筍般在全球各地市場上出現。DisplaySearch便指出,除了Amazon與SONY兩大電子書激烈競爭外,包括日本的Iriver、兄弟工業、Fujitsu,法國的iRex,英國的Elonex及中國的漢王科技都陸續推出電子書產品。韓國Samsung也已經推出5寸觸控屏幕的電子書。臺灣華碩和友達則已完成開發,友達與佳世達合作6寸支持觸控功能的電子書,預計年底可量產。華映也決定開發電子書閱覽器,英華達電子書也將在年底于中國市場試賣。臺達電也與聯合在線將合作推出電子書,預計今年Q4展示、明年正式上市。鴻海原本代工制造Amazon的Kindle電子書,現在也要推自己的電子書了。鴻海近日便拿下中國移動的電子書大訂單,預定明年上半年正式出貨上市,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SONY和Amazon的兩強相爭也沒有停著。根據統計到今年1月底為止,SONY銷往歐美的電子書約為40萬臺,Kindle到去年底估計約銷售50萬臺。為提升競爭力,SONY近日宣布和美國電信巨頭AT&T合作,預定在12月推出內建無線網絡的Reader Daily Edition閱讀器,與Amazon和Sprint Nextel電信營運商合作聯盟再度對決。此閱讀器具備7寸觸控式屏幕,不同于Kindle只能從Amazon網站下載的局限,使用者可從圖書館等其它通路藉由AT&T的無線網絡下載數字電子書內容,不過相較于Kindle,Reader Daily Edition的儲存數字電子書的容量較小。而AT&T也另辟蹊徑,7月與Plastic Logic達成協議,在2010年銷售電子書,要跟Amazon的Kindle一較高下。
電子書功能趨勢和產業鏈未來走向
盡管目前臺灣具備發展電子紙技術和電子書應用的優勢,但進一步掌握未來動向優勢才能可長可久。彩色顯示并具觸控屏幕功能的電子書,應該會是下一步電子書功能趨勢的重點。目前具有觸控功能的電子書,包括Sony、漢王、iRex、Elonex、Fujitsu、Samsung等,臺灣在發展彩色顯示電子紙和具備觸控功能電子書的腳步應該持續并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Discovery今年2月已向美國專利局提出“電子書的商務功能”的專利申請。Discovery所申請的專利技術,是以在如同書籍尺寸的移動裝置上播放影音視頻檔案、并結合電話功能的相關技術為主。在電子書裝置上進行語音通話、觀看多媒體影音視頻以及閱讀數字內容的整合技術,會不會帶動市場相關應用,各界正在觀望。但目前在電子書軟硬件平臺的建構與整合上,臺灣相關產業已經開始密切地相互結合。臺灣中華電信與遠流、時報、商周、天下、城邦等數字出版企業合作、和臺灣微軟及宏達電等業者策略聯盟,便是一個好的開始。遠傳與誠品策略聯盟、與中國移動預定在明年推電子書服務,也應樂觀其成。
光靠彩色顯示觸控屏幕功能的電子書并不會大量吸引消費者改變閱讀習慣,還要有開放的數字內容平臺與圖書數據庫作為最堅強的后盾。當然,數字內容也不可能只局限于掃瞄后的書籍文字而已,多媒體影音勢必將成為電子書的重要一環,那么電子書未來也應會內建無線通訊和接取上網的功能。到那時,不僅是傳統紙本出版業是否會受到劇烈沖擊的問題,電子書本身究竟會隨著市場應用而演進成什么模樣,其實也是充滿變量。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電子紙技術和電子書應用已經進入戰國時代,群雄并起,究竟誰能一統天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