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官方信息,彩虹集團去年營業收入為52.08億元,而僅張家港6代線一項投資的投資額,就達到其總收入的3倍,彩虹集團的這一投資決策本身就充滿爭議。
不過,這也是當下國內平板顯示企業現狀的真實寫照:在有關投資鼓勵政策下,透過地方金融機構對“戰略性產業”“舉債投資”,完成企業“超常規”擴張。而這類項目之所以能夠屢屢成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根據彩虹集團與張家港政府簽訂的戰略協議,這條6代生產線只是張家港市政府建設平板產業基地的第一步。在其之后,雙方將圍繞該生產線的建設,組建平板顯示技術研發中心,并打造上下游液晶產業鏈。6代生產線建設工程的停工,意味著張家港市打造“國內最大、集制造和研發于一體的平板顯示產業園區”計劃的落空。
事實上,無論是張家港,還是此前與京東方合作的合肥,以及近期傳聞爭奪夏普6代生產線的廣州、南京,對于地方政府耗巨資投建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熱情,業內一直充滿爭議。在張家港6代線項目緊急叫停之后,有關于地方政府是否應耗巨資投建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爭議聲再起。
臺灣光電與半導體設備產業協會(TOSEA)總干事王信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引進面板產業不外乎要GDP以及創造就業機會,前段面板生產其實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的地方,并且需要高層次人力,從這個角度看,發展面板生產意義并不大,引進后段模組生產線才是聚產業鏈、創造就業機會的關鍵。
不過,地方政府內部人士對此并不贊同。長三角某經濟開發區招商辦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TFT-LCD是國家鼓勵的戰略性產業,地方政府之所以積極支持高世代生產線,并非單純追求GDP,而是從產業升級以及地方產業結構調整的角度考慮。
“當然不是說每個地方政府都能做。”該人士說,項目的風險高也是顯然的,目前政府內部一部分爭議在于,是投資別人轉移過來的“二手線”還是直接上目前日韓企業主流生產的8代線?現在想做的地方政府都想直接上第八代線。
“如果一定要建設面板生產線,無論是技術或是人才,6代是必須經歷的過程。”王說,目前中國市場還以26英寸、32英寸為主,只要42英寸以下電視第六代生產線都可以應付,建設6代線比較符合中國電視面板需求。如果直接從第五代跳到第八代,風險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