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高清百萬像素網絡攝像機的信號傳輸一般有2種:一種為Mono/RAW傳輸,直接通過模數轉換器芯片轉換成數字信號不進行任何壓縮編碼在網絡上傳輸,直接將數據傳輸給計算機并借助計算機的處理手段在計算機中顯示出來,代表產品如Prosilica GC-Series系列、Basler scout系列高清百萬像素網絡攝像機;另外一種為編碼傳輸。
現今網絡攝像機編碼壓縮方式主要有:
JPEG、MJPEG
JPEG壓縮技術可以說是所有圖像壓縮技術的基礎。它適合靜態圖像的壓縮,直接處理整個畫面,壓縮倍數為20-80倍,分辨率沒有選擇的余地。所以要等到整個壓縮檔案傳輸完成才開始進行解壓縮成影像畫面,而這樣的方式造成傳輸一個高解析畫面時須耗時數十秒甚至數分鐘。
而MJPEG(Motion JPEG)是在JPEG基礎發展起來的動態圖像壓縮技術,它只單獨的對某一幀進行壓縮,而基本不考慮視頻流中不同幀之間的變化。通過此壓縮技術可獲取清晰度很高的視頻圖像,而且可靈活設置每路的視頻清晰度和壓縮幀數,并且壓縮后的畫面還可任意剪接。但它的缺陷也非常明顯:其一、丟幀現象嚴重、實時性差,在保證每路都必須是高清晰的前提下,很難完成實時壓縮。其二、壓縮效率低,存儲占用空間較大。
后來又出現了多層式JPEG(ML-JPEG)壓縮技術,它采取漸層式技術,先傳輸低解析的圖檔,然后再補送更細節的壓縮資料,使畫面品質改善。這種方式所需的時間雖然與原先的方式一樣。但由于可以先看到畫面,所以使用者會覺得這種方式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