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2日,京東方科技集團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業務。這是國內企業對外收購中罕見的涉及核心技術的項目。目前,京東方是中國大陸唯一完整掌握TFT-LCD核心技術的本土企業,擁有可使用專利5000多項。
2008年10月,國家發改委依托京東方建設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投資額度達到1.8億元人民幣。根據項目規劃,京東方將建設一條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CD,薄膜晶體管LCD)實驗線,包括TFT陣列、成盒、測試等相關工序以及配套的輔助設施和建筑物。該項目主要資金來源包括發改委專項支持和京東方自有資金。目前,京東方已經形成3.5、4.5、5、6代線的完整的已建和在建小尺寸線體系,同時京東方表示擁有獨立建造7代線及其以上生產線的技術能力。
與京東方的技術源于收購和自主研發不同,上廣電對外依賴性更強。上廣電的LCD項目是和日本日電NEC合作的產物。其中,NEC持股四分之一,主要是技術入股,且NEC一直保持技術領域的控制權。上廣電項目具有顯著的以資本操作技術進行產業運作的痕跡。但是液晶面板部門不是NEC的主營業務,在高世代線方面的技術經驗值得懷疑。此前NEC曾經對平板顯示技術部門,包括等離子和液晶兩項技術做出過出售的決定。這使得上廣電在選擇新世代面板線時表現尤為遲緩。
目前,上廣電和NEC已經有5代線的建設和運作經驗,直接升級6代線技術風險最小。但是如果進行7.5或者更高代線的布局,難免會面臨技術瓶頸。一個可行的選擇是再次引入日系技術力量。但是NEC方面似乎沒有成熟的液晶面板高世代線建設經驗。同時據傳夏普曾經向上廣電拋出過7.5代線的橄欖枝。但是,分析認為,在夏普自己的10代線完成之前夏普不會輕易將和自身最高的8代線相差無幾的7.5代線技術外傳。此外,NEC和夏普出口高世代線液晶面板技術,難免會受到日本政府和行業界的阻撓:中國和日本同為彩電大國,在全球市場的直接競爭明顯。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京東方和上廣電的技術脈絡非常清晰,但是龍騰光電的技術體系則顯得很神秘。龍騰光電是三大面板廠中最后一個投產的,其時間節點至少晚于兩家競爭者一年以上。但是憑借強勁的資本和技術運作能力,龍騰光電明顯擁有后來居上的勢頭。其中,08年該企業成功展示了自制的47英寸液晶面板,不僅展示了其不凡的技術實力,同時也表明了龍騰光電建設高世代線的決心。
昆山龍騰光電股東結構除包括昆山市政府外,據傳還有臺灣的寶成集團相關資金挹注。而其最早的技術團隊則由前日本IDTech總經理橋本孝久與前奇美電子TFT一廠廠長王國和等人,所組成的技術顧問公司NVTech(總部設于京都)負責。雖然此批技術團隊與奇美電子無關,但過去曾參與奇美五代廠的建廠工作,具有相關的建廠經驗。龍騰光電的技術支持與日系和臺系面板企業關系甚密。08年一度傳出臺灣面板大廠友達渴望參與龍騰光電新項目的傳聞,進一步印證了龍騰光電復雜的技術脈絡。雖然龍騰光電的技術團隊初看起來具有極強的“民間色彩”,但是其實力絕不容小虧。此外,龍騰光電所在地昆山臺系企業眾多,也為其充分利用臺系資源創造了條件。
在高世代的液晶面板項目中,國內三級企業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來自于技術和資金兩個方面。由目前的局面來看,三家企業均不具有獨立解決資金問題的能力。龍騰光電如果能夠獲得地方政府和臺系企業的支持,其資金壓力相對較小,而且擁有較好的技術底蘊。京東方是液晶面板項目技方向上的國家軍,獲得北京市政府的相關支持已經板上釘地。上廣電方面則在技術上過多依靠日系力量,風險較高,但是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會亞于北京政府對京東方的支持。
目前,國家電子信息振興規劃已經接近制定的尾聲。據內部消息稱其對液晶面板項目的支持力度將會是空前的。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似乎資金難題已經不再重要,三家企業能不能很好的“向決策者展示必要的實力”,以及在新項目的技術儲備上的充足程度將成為三雄之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