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麥立浦來說,還有一個挑戰就是—這是一個充斥著廉價的垃圾產品,卻還試圖把自己變為經典的商業世界,如何保持住B&O傳統?
麥立浦說自己雖然敢于挑戰傳統,但是卻并不會改變B&O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制定的七項基本原則(設計的逼真性、易明性、可靠性、家庭性、精練性、個性、創造性等),他解釋說,即使在公司“爆破點計劃”時代中,也沒有改變B&O傳統。“相反如果沒有B&O傳統,我無法銷售產品。”
隨著麥立浦領導的亞洲市場的崛起,B&O公司的企業文化產生劇變,但是企業的價值觀被保留下來并得到加強。從某種意義上講,B&O成功的秘密就是完全無縫整合,系統的各個部分都與其他部分通力合作。
麥立浦認為B&O的核心價值,就是B&O最大的內涵與資產。他指出,B&O產品的材質與色彩或許可以被模仿,但企業價值是無法被模仿的,B&O的員工對公司有高度的認同,并深以B&O優良的品質形象為榮,員工與品牌的這股雙向吸力使B&O維持其品質與形象于不墜。
但是,麥立浦也描述了B&O公司未來的威脅:一是來自流媒體的威脅,過快的媒體形式的改變與力求經典永恒的B&O理念的矛盾;二是價格競爭正逐步縮小以高品質設計和用戶體驗為基礎的B&O用戶市場;三是視聽技術逐步向非物質化發展,使用者價值逐步依靠互連共享,和虛擬界面,而減弱對機械結構的依靠。
另外,B&O在中國市場與日、韓兩國市場運營不同。在中國,B&O走的是獨立專賣商業模式,而在日、韓市場,其在經銷終端上和其他競爭對手混合經營。但是中國中產階層正在擴大,B&O是否會復制其他電器奢侈品的模式最終走進大型的平價賣場?看起來,麥立浦需要慎重考慮來自中國市場更為復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