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我們注意到,TCL的1.4億美元可轉換債券(CB)要到2012年到期,還有5年的時間。這期間,股價下跌時,可轉換債跟隨下跌,TCL負債減少;股價上升,可轉換債也跟隨上升,這種波動會不會對TCL的利潤產生影響?
李東生:隨著股價的上漲或者下跌,可轉換債券公允價值將會上漲或者下跌。如果你仔細研究去年的三次季報和年報就會發現,我們每期都在強調,根據香港會計準則,可轉換債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只對當期損益產生影響,對現金流沒有任何影響。我們曾經與香港和大陸兩邊的監管人員探討過,是否可以把CB只放入年報而不放入季報中,但是監管部門不同意,堅持要求要在每個季報中都體現出來。
經濟觀察報:2007年TCL打新股的投資收益為7000多萬元,目前已經全部清倉,你如何看待股票投資收益對公司盈利的影響?TCL是否將來會持續做股票投資?
李東生:我們一直沒有打算做股票投資,打新股只是公司的理財工具。由于行業的關系,企業在某個季節會有比較充裕的資金,賬上資金多,用來打新股,是因為打新股一般一周內就可以完成,然后公司會在發行當天出售,這對比銀行短期利息收益更高。因為公司的借款比較大,打新股的金融收益可以降低財務成本,我們并不做股票投資,只把新股當作公司的理財工具。
經濟觀察報:TCL位于惠州的液晶模組項目進展如何?有外電說,TCL將為韓國三星代工生產液晶電視?
李東生:現在惠州的液晶模組項目正在啟動,廠房已經建設完了,土地也買下來了,合同也簽訂了,液晶模組項目可以實現液晶和模組一體化,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項目已經開始,不會停下來了。我們與三星的合作,三星承諾提供玻璃基板,TCL提供液晶模組。未來不排除為三星代工生產電視機的可能。
經濟觀察報:北美扭虧的速度比較緩慢,請問原因是什么?TCL將采用哪些措施來加速扭虧?
李東生:北美市場虧損6900萬港元,同比經營減虧13%,減虧速度趨緩,這主要是由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導致虧損減少緩慢,由于匯兌損失虧損了3100萬港元。如果除去匯率的原因,可能減虧速度會提高50%。不過,各家企業都面對匯率因素壓力,只有用成本下降來抵消匯率變動。此外,北美市場扭虧速度緩慢的原因,是因為第一季度在產品費用和知識產權方面作了適當的預提,占用了資金;但是公司進行了三次重組,以降低固定成本來減虧。
經濟觀察報:歐洲市場經過清盤以后,目前的情況如何?
李東生:去年歐洲市場CRT毛利率17.9%,LCD毛利率10.5%;中國市場CRT毛利24%,LCD毛利22%,這主要因為歐洲LCD的量比較少,歐洲市場經過一年多的清盤,進場費等還是比較高的,需要一定時間去建立客戶關系。去年9月是有利潤的第一個月,現在已經連續7個月盈利。
經濟觀察報:展望2008年,排除資產處置收益,TCL能否實現持續性盈利?
李東生:2007年以前,樂華品牌沒有LCD,OEM業務也沒有LCD,在2008年,這兩項業務都將實現零的突破。2008年,向LCD轉型的速度在加快。2007年,TCL的業務是收縮的,在做減法,今年是在增長的,由于春節期間中國南方風雪以及美國圣誕節存貨的原因,導致資金周轉速度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排除這些因素,下半年的改善速度將超越上半年。資產負債率在去年下降2個點,今年一季度實現資產負債率69.95%,70%這個數字是這個行業的指標,低于70%的資產負債率是非常健康的。
TCL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在2005年、2006年的財報中都體現了出來。但是,沒有哪家中國企業,在經歷了這么巨大的虧損之后,還能站起來,多少家企業,虧損就倒下去了。TCL經過這么大的虧損,仍然能夠站起來,并且企業內部沒有出現財務危機。經歷了這三年,TCL相對于國內同行,會更有競爭力,這就像一個人得過病之后,就會擁有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