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平臺建設,華三構建大安防之路
在談話中,廖總特別強調華三的“平臺”概念。他表示,首先華三所有的研發是基于兩個平臺的:一個硬件的平臺、一個軟件的平臺,也就是說華三的所有產品,不僅是安防和視頻會議這塊,包括其它的產品線都是基于統一的平臺體系。廖總把這一點看成為華三在企業內部的開放性。
華三的另一塊“開放”是指對外的開放。“通過對底層開發環境的開放,合作伙伴可以在華三的產品和平臺上移植自己的技術”,廖總指出,“這種開放不僅帶給合作伙伴更多的利益、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應用體驗,同時也能夠令華三自身的安防產品具有多樣性的競爭力”。
廖總指出,在07年華三在“IToIP”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開放應用體系架構(Open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OAA)。OAA是指在H3C產品平臺上建立一個開放的軟、硬件體系架構。基于H3C提供的軟、硬件接口和標準規范,第三方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開發出更為豐富的業務應用。OAA的提出迅速得到了包括英特爾、瑞星、東華合創聯合等公司的積極響應。
在08年H3C又將iMC(Intelligent Management Center,智能管理中心)的底層接口正式對外開放,實現第三方業務應用對底層資源的調用管理。這一舉措使得華三的合作伙伴可以在最底層操作華三智能管理平臺,這樣集成商將能夠為最終客戶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增值價值。智能管理中心底層接口的開放被視為作為H3C創新性的OAA理念的一個具體案例。
“統一的開放平臺可以看成是華三對集成商的最核心的支持之一”廖總表示。據了解,目前華三通過提供統一的底層平臺,已經將自己的安防產品推廣到更廣泛的市場。同時這一政策也幫助了一批,以華三的硬件和基礎平臺為中心,融合了自身特有技術和應用的伙伴企業的成長。可以說在華三通信安防產業周圍并不止是華三一個企業在推,而是一系列的企業在推。
“華三的特長是技術和底層研發”,廖總指出,“我們可以看成是專門做‘產業鏈’的”。華三安防產品不僅是網絡化的,而且還是開放性的。不僅僅具有IP的概念,更具有OPEN的概念,并特別強調IT業務在這個開放的IP(網絡標準)上的應用——這是華三的IToIP與其它安防企業的網絡監控或者IP監控產品的不同之處。
廖總指出,華三并不自己實施工程。即便是平安城市項目,華三的主要思路也是項目自己來談,而具體的實施,和一些應用級的業務部分都交給合作伙伴來做。這種思路不僅符合華三“開放”的企業文化,更是符合華三專心做技術和“產業鏈”的戰略規劃。
作為華三推動OPEN概念的具體措施,華三不僅在技術上給予集成商等合作伙伴必要的支持,同時更是在“人才建設上大力支持合作伙伴”。今年10月“H3C人才聯盟新聞發布會暨簽約儀式”在京舉行,得到了來自安防業界伙伴、集成商的大力支持。此外,對于華三的網絡設備應用,華三還擁有專門的認證考試系統。通過這樣的人才建設,華三能夠幫助合作伙伴更好的利用華三的開放平臺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廖總指出,“華三基于統一開放平臺的監控系統能夠為用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最便捷、高效和易于管理的安防平臺”。這種開放性的統一平臺不僅體現在華三的產品開發和合作伙伴應用上,更替現在華三在整個IP監控產業鏈的“整合”地位上。華三希望一方面通過自己的技術長處服務于客戶,另一方面也能夠以此為基礎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大安防”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