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往往是影院領域的專利,無論家庭影院或者電子影院,甚至數字影院,16:9都是主流。而在其他顯示領域,例如,會議、商業(yè)巡展、演唱會、媒體廣告、體育場館、監(jiān)控顯示等等,4:3還是最為常見。其分辨率從VGA(800×600),XGA (1024×768)到現今主流的SXGA+(1400×1050)均為4:3的格式。對于控制室行業(yè)來說,XGA和SXGA+更是主要的顯示格式,那么 16:9機芯的推出有什么優(yōu)勢呢?
假如顯示單元的亮度為1000ANSI流明,同樣是80",4:3的屏幕面積更大。同時,80"的16:9屏幕是由84"或更大的4:3屏幕來裁剪形成。我們可以采用增益為2的Beta幕,而不是增益為1的BB幕。這樣一來,根據公式:屏前亮度=(投影機亮度*增益)/(3.14*屏幕面積)= 1000*2/(3.14*1.77)=360Nit。而采用4:3的格式,其亮度則要低得多,一是因為屏幕增益小了,二是因為面積大了。
另一方面,使用16:9也應該是大勢所趨。
從市場現有信號格式來看,控制室所采用的信號無非三種:網絡、RGB、視頻信號。網絡和RGB均為電腦圖像,而電腦的顯示器正在向16:9發(fā)展,君不見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筆記本都是寬屏的,寬屏臺式顯示器也越來越多。而各種格式的視頻信號也有向寬屏發(fā)展的趨勢。所以,16:9應該是未來的顯示趨勢,16:9的投影單元能夠更好的支持這種寬屏圖像格式。
此外,目前很多投影生產廠家已經意識到了16:9投影機的重要性,已經和即將開始16:9高清投影機的研發(fā)或者生產。在會議室、電影等領域,16:9已見慣不驚,在控制室領域,SIM2邁出了第一步,推出一款16:9的寬屏顯示單元――RPU1080。而在專業(yè)領域,廠家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對市場有引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