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五一”降價促銷活動,外資企業獲取了不少市場份額,但面對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潤空間,價格戰只是緩兵之計。
日前,LG正籌備量產32英寸等離子電視,價格在6000元左右。陸刃波認為,目前32英寸等離子電視投入市場的最大問題不僅是技術,還有如何改變人們對等離子技術的慣性認識的問題。在此情形下,松下、日立兩家等離子廠商明確表示不考慮跟進量產32英寸等離子電視。
長期以來,等離子技術都是在大尺寸領域占優。目前3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售價比同尺寸液晶電視價格高出了1000多元。如果沒有價格優勢,32英寸等離子電視能否被消費者接受,值得關注。不過,長虹、海信等國內企業對32英寸等離子電視興趣很大。
不管市場如何變化,以索尼、東芝為代表的日資彩電企業采取的策略是搶占技術優勢,不放過任何顯示技術:索尼今年高調力推運用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OLED)的平面電視,東芝也表示將在2009年量產大型OLED電視。
專家指出,國內企業應有所借鑒。只有加強自主創新,自主品牌才會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