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侵蝕利潤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上游顯示屏的價格占到整個平板電視成本的60%左右,加之全球主要供應商大多在日本和韓國,導致顯示屏的價格較為剛性,這也在相當程度上侵蝕了國內廠商的利潤。
由于上游受制于人,國內生產廠商的日子并不好過。業內人士透露,在生產旺季時,上游供應商訂單飽和,國內廠商40英寸以上的顯示屏經常會拿不到貨。而在淡季時,由于產品更新換代太快,國內廠商擔心降價,又不敢拿貨。
在這一局面下,國內廠商開始向上下游滲透,希望掌握產業鏈更大的話語權。
四川長虹在今年6月宣布,將攜手彩虹集團聯合建設國內第一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這一生產線投產后,年產量將達到74萬平方米,能滿足國內近1%的市場需求。
*STTCL計劃將增發募集資金14億元投資于兩個液晶電視模組項目,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個擁有液晶電視模組生產的廠商。
有研究員認為,四川長虹與*STTCL擴張主要針對的是液晶玻璃基板和液晶電視模組,是液晶面板的上下游環節,長遠看,通過占有更多產業資源,有望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同時,*STTCL還在進行生產線改造,以增加效率,增強競爭力。*STTCL對波蘭工廠和墨西哥工廠進行生產線改造,除保留少數CRT總裝線外,絕大多數將升級為LCD總裝線。目前公司LCD快速生產、測試線生產效率已經從每小時50臺提高到200臺,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
平安證券研究員邵青認為,今年將是TCL彩電產業升級的關鍵一年,在生產線改造的同時,公司還進行全球供應鏈體系和渠道服務網絡的升級,而在這一過程中,公司傳統CRT業務短期內將為公司提供盈利和現金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