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松下、長虹、日立、LG、三星、先鋒5大等離子電視巨頭齊聚北京,欲借國家啟動“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工程”的東風,打造“中國等離子產業集群”以對抗液晶陣營對大屏幕平板電視是市場的侵蝕。
5月26日,由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2007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松下、長虹、日立、LG、三星、先鋒等目前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上的主力企業共同探討了等離子電視市場現狀與趨勢,達成了共同開拓中國等離子市場的共識。
松下電器(中國)家電銷售公司視聽數碼營銷公司總經理實繁建史表示,2007年松下將實施“32寸以上尺寸的產品全部采用等離子技術”的戰略部署。此外,與日本富士公司共同攜手投資的第五條等離子屏生產線正在建設之中,預計投產后等離子產能翻一番。此舉被業內視為等離子陣營向液晶陣營實施“反侵蝕”的一個強烈信號。
此前,作為等離子陣營的領導者的松下電器,一直對外宣稱,37寸以上用等離子電視,37寸及以下用液晶電視。5月26日,松下突然一反常態,將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界限尺寸突然下降到了32寸。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LG也宣布將力推32寸的等離子電視。
近3年以來,液晶電視以其規模優勢,不斷從小尺寸平板電視向大尺寸平板電視進攻,液晶陣營近期甚至已經將戰場拉到了大屏幕平板電視的門前,致使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產量不斷暴跌,業內一度認為等離子陣營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根據信產部公布的我國彩電業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等離子電視今年一季度產量只有區區11萬臺,同比去年同期暴跌95.5%。
近期讓等離子陣營看到希望的是,2007年伊始,國家啟動“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工程”,其中發展等離子顯示屏將作為重點工程得到國家大力扶持。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王秉科副司長指出,等離子電視產業整體思路是:技術引進和自主開發相結合,重點發展42英寸以上PDP顯示屏、驅動(驅動下載)電路及模塊,掌握規模量產技術;建設PDP顯示屏及模塊生產線,鼓勵引導設備和專用材料的開發和產業化。
但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家電課題組負責人陸刃波指出,液晶電視在與等離子電視的較量中之所以在中國逐漸占上風是因為多數中國企業選擇了上馬液晶電視生產線,因為中國的住房面積普遍偏小,液晶電視在小屏幕中更占優勢,但其實等離子電視在大屏幕上技術更佳,隨著中國住房面積逐漸增大,等離子有很大市場空間。
陸刃波舉例說,與長虹、松下積極開疆拓土等離子電視市場的堅定態度相比,韓國等離子電視生產制造主力——三星SDI顯得有些搖擺不定了,甚至頻頻傳出部分面板生產線停產消息,同時三星并沒有把等離子電視作為在中國市場的主推產品。
陸刃波認為,在中國彩電制造企業全力投入液晶電視的情況下,三星SDI期望把等離子屏推銷給中國企業,而不是尋求機會托起中國這個潛在的等離子市場,等離子電視產品形成不了強力的市場拉動,三星SDI的行為也將只是一種短期行為。現階段的中國對等離子電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市場開拓和增長則需要國內外等離子整機制造企業與部件供應商等眾多力量的合力推動。
業內人士認為,中日韓3國5大等離子巨頭此次聚首北京更多的是一個表態,尚沒有更多實際的行動。相比之下,松下和日立的新合作更加實在,松下電器產業與日立制作所5月24日宣布,將互相供應等離子面板。其中,松下將從2007年度起供應103英寸面板,日立將從08年度起供應85英寸面板。雙方將在降低開發負擔的同時擴充產品種類,以此擴大需求有望增加的“超大型”電視的銷售。在等離子電視領域一枝獨秀的松下,將通過深化與日立的合作關系,對抗夏普、索尼等液晶電視陣營的攻勢。
松下和日立將使用相互供應的面板,分別生產自主品牌的等離子電視。超大型等離子電視除公共設施等商務用途外,來自日本國內外富裕層的需求也有望增加。兩公司將通過利用彼此的銷售渠道,加緊普及等離子電視。
目前,松下正在位于兵庫縣尼崎市的工廠生產103英寸面板。該公司從去年夏季開始以1臺約600萬日元的價格銷售使用該面板制造的電視。截至目前已接到2500臺的訂單,其中8成為商務用。而日立則在準備利用宮崎縣國富町工廠的最新生產線生產85英寸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