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液晶和等離子為代表的平板電視可謂熱遍神州,無論是喜歡看電視的普通消費者還是熱衷于DIY高清家庭影院的HTPC發燒友抑或渴望震撼游戲效果的骨灰級玩家,“升級平板電視”都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
為了順應技術發展的趨勢,“全高清”和“HDMI數字接口”成為用戶挑選平板電視的重要標準。其中,一臺平板電視有沒有HDMI接口、有幾個HDMI接口,都被看做是否具有升級和擴展空間的重要標志。另一方面,在PC平臺,為了和家電接軌,也有越來越多的顯卡、顯示器乃至主板開始配備HDMI接口。


那么,HDMI接口真的就是未來數字視頻接口的趨勢了嗎?從PC到電視,未來的顯示接口真的將由HDMI一統天下嗎?現在升級到HDMI真的就能一步到位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HDMI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事實上,最近發生在產業上游的一系列事件,預示著HDMI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伴隨UDI的出局,DisplayPort很有可能成為統治PC和家電平臺的終極數字視頻接口。


下面,就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HDMI、UDI和DiplayPort之間的“三國演義”,看看HDMI到底面臨怎樣的危機,能夠一統PC和家電平臺的數字視頻接口,到底會“花落誰家”?
HDMI接口是這三種接口中最先出現的,它出現的主要目的是代替以往家用音頻和視頻電器上過于繁雜的各種影音接口,進而成為新一代高清數字影音產品的標準接口。另一方面,隨著“多媒體影音中心”概念的出現,PC平臺和數字電視開始融合,兩者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但是,對于PC平臺而言DVI接口仍是主流的數字視頻接口,如何使PC和家電兩者的接口實現統一成為擺在世人面前的問題。
有很多廠商對此十分感興趣,于是UDI(Unified Display Interface——統一顯示接口)在2005年出現了。作為以DVI為基礎的接口技術,它在和現有的計算機接口很好過渡的同時還兼容同樣基于DVI視頻接口的HDMI接口。可以說UDI標準滿足了人們對通用數字顯示接口的要求,很多人對其寄予厚望。


歷史的發展總是充滿了變數。就在2007年3月,UDI的主要支持者Intel突然倒戈,轉而投靠另外一個接口標準——DisplayPort 1.1。伴隨Intel的倒戈,很多UDI的支持者紛紛離它而去,統一顯示接口就這樣黯然出局(《DisplayPort 1.1羽翼漸豐 HDMI遭挑戰》),剩下的是分別支持電腦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兩大接口陣營——DisplayPort和HDMI。


由于戴爾、惠普和聯想這三大電腦巨頭對DisplayPort的支持,英特爾自然要和自己的客戶搞好關系。然而UDI出局也有其自身的原因——采用這一接口的制造商必須向UDI支付每年10000美元的年費以及每接口4美分的版權費,并且UDI無法支持被筆記本電腦廣泛應用的LVDS界面,因此在應用層面上大打折扣。

UDI接口無法做為顯示設備內部連接的接口
對于電視機制造商而言,HDMI接口顯然更符合他們的口味。經過4年多的發展,這一接口已經被影音娛樂產品廣泛使用,看看市場上銷售的電視機、影碟機和游戲機就知道它是多么的普及。
伴隨著UDI的退出,數字家電的顯示接口之爭從“三國演義”又回到了“雙雄爭霸”的起始狀態。面對如此情形我們不禁要問:究竟今后哪種接口將會一統家電和PC兩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