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幾年的IT市場中,投影機的銷售都保持了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投影儀的普及率也日益提高,廣泛應用于教育、商務、家庭等不同領域。國內投影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構成相對完善的產業鏈結構。2006年國內投影機市場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公布的《中國彩電研究藍皮書》指出,2006年中國前投影市場發展平穩,平均價格受銷售旺、淡季交替的影響出現季節性波動,市場上出現結構變化。2006年中國投影機市場零售量總規模為47.5萬臺,相對于05年增長31.5%,零售額市場規模為62.8億元,相對于2005年增長17.7%。2006年累計國內投影機保有量超過140萬臺。在中國市場有60個國內外品牌在搏殺。可以說綜觀國內投影市場,可以說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另外在06年的投影機的價格給我們了帶來最大的驚喜,打破了以往投影機屬于昂貴產品的傳統枷鎖。這可以說極大的刺激投影市場日益火暴的一個重要因素。自去年年末投影機市場大幅降價后,如今,無論是商務還是家用投影機已經逐漸脫離了產品原有的昂貴形象變的越來越大眾化。現在,在中國投影機市場最活躍的正是些入門級產品,因為它們價格便宜,功能實用,符合了中國人的消費心理。在許多入門級投影機的接連上市不但打破了投影機市場價格堅冰,引起家用投影機市場的一陣消費熱浪,同時讓消費者輕松組建家庭影院帶來更多的選擇,改寫家庭的娛樂方式,推動最終普及應用。
在面對日益保持較高速度的國內投影市場整體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國內外新興的投影品牌在全力進軍中國這個擁有巨大的潛力的投影市場,我們看到了國外的一些品牌或重新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重視力度,如DPI、佳能、3M、維優等海外品牌都不約而同的紛紛調整對中國市場的戰略決策!
國內傳統家電廠商也染指投影領域,在06年7月青島SINOCES期間,眾多的國內傳統的家電廠商都紛紛表示要全力進軍投影市場。海信、長虹、上廣電、TCL、創維等家電廠商均有意推出家用投影機產品。國內兩大電視巨大的海信和長虹也是宣布進軍投影市場,并且是采取大規模的造勢,取得一定的市場口碑。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以下這些新貴力量針對國內投影市場做了那些戰略性的調整。希望通過對這些品牌市場戰略的梳理,能幫助大家07年投影市場的品牌格局有個更清楚的認識!
一、DPI在中國建立辦事處
2006年底,Digital Projection公司(中國)北京辦事處宣布正式成立,也標志著DP的品牌和產品開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運營,至此,高端投影市場幾大世界主流品牌悉數匯齊。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投影市場逐漸變大,市場需求開始細分,高端投影機市場所占比例開始大幅度增長。包括指揮控制、虛擬仿真培訓、工業制造設計、科學研究和復雜決策過程、展覽展示、廣告娛樂等高端顯示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的承辦,還將帶來很多場館、項目的建設需求,會進一步促進高端顯示系統的發展。因此,從中國市場發展前景來看,DP選擇這個時機進入中國市場,可以說有效抓準了市場的有利契機。在大型高端投影機領域,目前國內市場已經云集了如巴可、科視、DPI國際上著名的投影顯示設備廠商,這可以說大型高端投影機領域三巨頭。它們的同時出現中國市場,也證明國內高端投影機市場發展前景巨大!
二、 再度出擊 佳能將推新款投影機
要說到佳能人們一定會想到佳能數碼相機,雖說佳能投影機沒有佳能數碼相機那樣出名,但是也是早較早中國投影市場的一個海外品牌,雖然,近幾年佳能對投影機產品研發力度有所松懈,從而導致佳能投影機在一定時間段顯得有點平靜。但是隨著國內投影市場的高漲發展態勢,據悉佳能投影機已經在將重新對國內市場卷土重來,佳能將重裝出擊國內投影市場!
如今現在許多娛樂場所、美食中心、卡拉OK、大型體育場地等休閑場所紛紛裝上大屏幕顯示的投影機,作為吸引客戶的一種全新手段。投影機應用場合不斷拓展,這讓佳能擁有再度重拳出擊的重大信心,07年春天,佳能全新投影機系列投影機將閃亮登場。
3M投影產品生產將遷移中國
作為一家全球顯示設備的知名生產廠商,長期以來,3M投影機產品以其高品質、高性價比、高穩定度和豐富的產品規格獲得了行業專家和用戶的良好評價。特別是教育、政府機構和商業企業等行業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3M公司在品牌優勢和產品性能質量領先性的基礎上,一直致力于研發推出針對各種需求市場的投影機產品來滿足用戶需要。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3M公司更注重產品性能的研發的同時,也在進一步考慮合理有效控制成本,以便能針對國內投影市場生產低成本的投影機產品。
據悉,隨著2006年投資4000萬美元興建的3M中國研發中心在上海落成并投入運營,今年,3M計劃逐漸將投影產品生產移往中國,以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就國內投影市場的發展形式分析,價格一直是用戶關注的焦點,而3M投影機目前在國內沒有生產基地,因此致使3M的投影機在成本都顯得有點高。在面對著國際一些知名的投影機品牌紛紛在華設立自己的生產基地,于是這也促使3M公司加快將投影產品生產遷移中國的重要因素,也凸顯出3M從只重中國研發到研發與生產并重的策略轉移。
3M投影產品部國際市場經理MarkGriffin表示:會盡早地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的生產。
相信許多關心投影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在06年7月青島SINOCES期間,眾多的國內傳統的家電廠商都紛紛表示要全力進軍投影市場,一時間成為業界的焦點!
海信PH700投影機進軍家電賣場
海信在青島SINOCES期間其展臺展出了采用德州儀器0.65英寸DMD芯片的DLP家用投影機。而且作為國內電視廠商的佼佼者海信更是把這款投影機在去年十一期間推向市場,并且把這款投影機放到一些傳統的家電賣場。這款投影機的推出,引起業界的廣泛的關注。
海信DLP前投影電視PH700采用TI新一代0.65英寸雙倍速DDR DMD芯片,對比度為2000:1,0.65英寸DMD芯片有近百萬片及其細微的小反射鏡,每個像素對應DMD芯片上的一個數字微反射鏡,進行精準單獨調節,每個微反射鏡間隔不足1微米(0.001毫米),使視頻圖像投影成具有更高可見分辨率的無縫隙圖像,整體圖像表現平滑、細膩、精準;0.65英寸DMD芯片有近百萬片及其細微的小反射鏡,每個像素對應DMD芯片上的一個數字微反射鏡,進行精準單獨調節,每個微反射鏡間隔不足1微米(0.001毫米),使視頻圖像投影成具有更高可見分辨率的無縫隙圖像,整體圖像表現平滑、細膩、精準。
長虹重拳出擊投影市場
長虹做為一家國產家用電器生產制造商,在電視機領域數專攻十年的造詣非同一般,旗下眾多子公司設計家電、IT領域眾多產品線。然而2006年底,長虹一改以往作風,涉足行業領域做投影確實讓人覺得出乎意料。去年10月初,首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虹DLP投影機正式投放國內市場。來自長虹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的兩個多月時間里,全國十二個片區內均有可觀的銷售。
長虹調整公司現有產業鏈,將原有的核心業務——CRT、平板電視、投影、商用電子、數字網絡產業及營銷業務等融合成為多媒體產業群,成功地實現了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為中心的運營模式,被業界專家評為是是長虹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產業調整。長虹進軍投影機市場則是公司拓展核心業務、適應目標市場需求變化的一種必然趨勢,也是執行多種顯示技術、多種消費需求并存發展策略的一個重大戰略調整。
據介紹,長虹首先推出的PDF260S、PDF280X等DLP技術投影機產品是針對國內商用和教育等領域推出的中高端投影機產品,它們均適用于對大屏幕正投、背投有投影需求的各種會議室、教室和演示廳,以及商場、專賣店等品牌廣告宣傳屏幕、各種娛樂場所的投影互動游戲、房地產公司銷售大廳的投影和樓盤銷售介紹等商用和教育領域。雖然是定位中高端市場,但已面世的幾款長虹DLP技術投影機以萬元以下令人心動的價格,吸引了不少商用和教育等領域的客戶。另外,針對教育行業的特殊性,長虹即將推出4000流明的高亮度DLP投影機PDF380X,以適應教育行業的需求。
為了真正實現“把家庭變成電影院”,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領略電影的震撼之美,長虹還將推出720P家用前投PDF720P。采用目前最新的極致色彩技術,結合長虹多年家電技術的沉淀,長虹720P投影必將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而長虹遍布全國的銷售網點和服務網點,也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便利。更會顛覆投影產業現有的銷售結構。
“長虹的品牌知名度、出色的產品性價比以及不斷增強的營銷能力是長虹投影機產品一炮打響的三個關鍵因素,”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投影產品經營部部長藤光勝說,“根據我們反饋回來的信息,現在不斷有新的經銷商想代理長虹投影機產品。”
另外除了以上海信和長虹之外,據了解,上廣電、TCL、創維等家電廠商均有意推出家用投影機產品。
:在06年到現在我們看到許多品牌都紛紛加強了中國投影市場的重視,它們或在中國市場設立生產基地、或建立辦事處、或重新加大力度推廣新品投影機。另外國內家電廠商不約而同選擇進入投影市場。相信這并不只是對原由投影機產業璉的一個產品線簡單的補充。而是基于對未來市場的看好。因此說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是它們重新認識到國內投影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加緊對國內市場的重視。
不過,我們在看到市場契機的同時,同時也看到了這些投影市場的新貴力量,將會遇到一些阻力!
隨著近幾年投影市場的高速發展,各大投影品牌廠商紛紛進入了中國市場,這導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廠商為了保證自己在投影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和解決庫存壓力,肯定將不惜降低利潤以達到自己預期的市場份額的目標。那么作為的這股新興的投影機力量,如何面對價格戰的侵蝕,將是考驗它們的一個很重要的門檻!
另外在作為投影新興力量,它們在品牌形象、技術領先性、市場規模、服務體系、以及廣告宣傳等方面都有很多功夫要做!進入新的一年,面對每年近30%的市場增長率,不斷擴展的市場份額,數十家品牌的激烈競爭……可以斷言的是投影市場競爭的壓力還會更大。這些新興力量是否能夠置身與這個競爭激烈的投影市場分得一杯羹?是否能夠后來居上呢?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