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百思買”這個念起來顯得非常生硬的“舶來品”成為中國家電行業(yè)的一個“魔咒”,牽動著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神經(jīng),甚至成為了平衡失衡許久的工商關系的重要籌碼之一。原因就在于百思買帶來的一套全新的連鎖經(jīng)營理念使得制造商看到了生機,而國美、蘇寧等連鎖渠道商則感到重重危機。
事實上,百思買確實也有這個能力來震撼中國的家電業(yè)。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連鎖渠道商,百思買2005年310億美元的銷售額是國美的6倍,然而利潤卻是國美的60倍。在全球家電業(yè)利潤不斷壓縮的今天,具備超強利潤獲取能力的百思買的確有理由讓“國美們”緊張。據(jù)調查顯示,百思買的利潤區(qū)間一般在10%以上,而包括國美在內的本土連鎖渠道商的利潤卻一直在2%~3%之間徘徊。
然而,正當百思買逐步將開店的傳言變成現(xiàn)實,于2006年12月28日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面以后,人們才逐步發(fā)現(xiàn):原來百思買也并不是無所不能。
開場即遭缺貨風波
2007年第一天的一場斷貨風波讓百思買重新回到了現(xiàn)實。
在百思買上海首店開張的第四天,為了迎合其開張以來的第一個購物高峰,百思買推出了一系列特價產(chǎn)品,其中包括諾基亞的新款手機N73。由于百思買對N73的定價低于諾基亞的最低價格底線,更低于國美、蘇寧等賣場的銷售價格,結果導致了N73在百思買長達一個星期的缺貨,致使坊間出現(xiàn)了百思買遭到諾基亞“斷貨制裁”的傳言。
就“諾基亞斷貨事件”,百思買新聞發(fā)言人王穎在接受《當代經(jīng)理人》記者采訪時,用“謠言”一詞給予了堅決回擊。她說,包括N73在內的幾款產(chǎn)品之所以缺貨,是由于節(jié)日期間銷售太熱,百思買庫存不足所致,“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諾基亞斷貨制裁”。
百思買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呂維民則表示:百思買奉行的全球統(tǒng)一采購體系,目前上海門店已經(jīng)納入到了其全球體系中。因此,百思買有一定的價格優(yōu)勢也是理所應當?shù)。“價格戰(zhàn)從來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模式,但百思買不懼價格戰(zhàn)!彼麖娬{說。
作為一家零售企業(yè),價格必須有競爭優(yōu)勢,這是毫無疑問的。在北美擁有40多年歷史的百思買以最有競爭力的價格和“以顧客為中心”的經(jīng)營模式在競爭中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在著名家電評論家、廣州上兵伐謀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策略總監(jiān)劉步塵看來,“N73事件”中諾基亞對百思買制裁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思買終于在中國放棄了其一貫的“高端姿態(tài)”,打起了價格戰(zhàn),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百思買的競爭策略正在逐步向國美、蘇寧所擅長和習慣的價格戰(zhàn)模式靠攏。
劉步塵表示:按照百思買方面的表態(tài),其上海門店納入百思買的全球采購體系,百思買的議價能力或許會強于國美、蘇寧等國內企業(yè),但高價的租金和運營成本同樣會削弱百思買的利潤。他表示,盡管百思買在北美市場領先,但其在中國市場僅有一家門店,如果百思買憑借全球采購體系而在中國打出低價,必然影響產(chǎn)品在中國市場的整體價格體系,從而引起國內連鎖巨頭的不滿!氨泵李I先和中國領先不是一回事,廠家不會因為一家百思買門店而影響整個中國市場”。
不過相比之下,浙江大學科技中心研究員沈聞澗的觀點則更容易被人接受:“我不認為透過這件事,就表明百思買會放棄之前積累的一些經(jīng)營理念和競爭策略,這能說明百思買逐漸適應了中國的環(huán)境,更加聰明了!
沈聞澗解釋說:“在海外一貫推行價值競爭路線的百思買,在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后才在上海開了第一家門店。實際上,這表明其對中國零售市場的了解已經(jīng)很深入。我們不能用固定的思維來看百思買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其實,諾基亞N73手機價格戰(zhàn)矛盾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表明其正在努力改變,積極地融入中國家電零售市場。另一方面,對于百思買這樣的跨國巨頭而言,在實施價格策略時,比中國企業(yè)更有實力,也更有方法和技巧。”
果然,一周之后的1月7日,百思買宣布斷貨的N73手機成功補貨,并按照原價格進入銷售狀態(tài)。
1月26日,百思買方面表示其上海門店在過去一個月的試營業(yè)中,營業(yè)額已經(jīng)位列其全球1110多家門店的前十強,遠超出管理層的期望。
呂維民對《當代經(jīng)理人》說,蘋果IPOD、惠普PC、諾基亞手機等產(chǎn)品的銷量都可以排在上海市場的首位,其中某些產(chǎn)品的銷量甚至還在華東市場奪魁。
百思買用業(yè)績證明了其在中國市場上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