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學工業的生產安全問題,是國家和政府一直關注的問題,每一起重大的安全生產事故,都引起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密切關注。生產安全的信息化,是能源生產領域信息化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把安全擺在與資源、環境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強調“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安全發展指導原則的確立,迫切要求以石油化學工業企業轉變安全生產管理觀念,創新發展安全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成果,通過信息化手段改善安全生產狀況,實現生產與生態環境相協調。
1.現狀
石油化學工業生產是一種高危險性的行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強腐蝕性、生產連續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較大的傷亡或財產損失后果。因此石油石化對安全管理要求極為嚴格。
一直以來,科技的發展,特別是CCTV技術、計算機通信、數據采集系統的進步都在影響著石化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應用水平。行業內部分企業已建成了獨立的環境監控數據采集系統(如煙感、可燃氣體探頭、設備狀態數據等)和基于模擬方式的工業電視監控系統、需要雙向視頻交互時再建一套視頻會議系統。這些應用系統在企業的安全生產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以上實現方式存在著以下不足:
兼容性差:多套系統,多個個控制中心,且相互獨立,無法兼容。
共享性差:多個用戶終端獨立操作,所需視頻信息不能共享。
操作復雜:控制中心需配置多個不同用戶終端,操作和管理復雜,使用不方便。
重復建設:設備的重復投入,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高。
這些不足導致傳統應用解決方案無法真正滿足企業生產安全管理對事故預防、應急響應和安全事故的事后處置等一系列安全生產調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