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急劇增大
經(jīng)過2006年第一季度平板電視市場行情逐步擴大以后,第二季度平板市場行情非常樂觀,尤其是在5月初,平板電視市場異常火爆,不僅將平板電視推向了高峰促銷高潮,而且也達到了空前最高銷量。據(jù)有關資料顯示,“五一”期間北京平板市場,國美液晶電視的銷量為40000臺以上,等離子電視為8000臺以上,同比增長超過一倍;而CRT電視的銷量卻從去年的35%下降到了20%,CRT中高清電視銷量所占比重迅速增長。
五月份平板產(chǎn)品平均降幅達到10%-20%,平均降價超過1000-3000元;同去年同期比較,相應尺寸的價格水平更是只有去年的40%-60%左右,這無疑成為吸引了大多數(shù)消費者目光的主因。32英寸液晶4999元、47英寸液晶16999元、突破萬元的40英寸、37英寸液晶,6000元的42英寸等離子,這是平常不可想象,創(chuàng)造了這幾個產(chǎn)品線的有史以來的最低價。超低價位銷售的大量特價商品不單直接的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銷量:僅北京市場特價機型總量就達到近萬臺,同時也帶來了空前的賣場人氣,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液晶電視成為大贏家
第二季度熱銷最大的贏家毫無疑問的是液晶電視。在平板電視的銷售中液晶所占的比例已經(jīng)從去年的70%上升到80%左右。來自蘇寧、大中和永樂等家電連鎖商的統(tǒng)計也顯示,黃金周平板電視占彩電整體銷售額的90%以上,其中液晶電視瓜分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憑借讓人咋舌的超大范圍、超強力度降價,液晶電視橫掃等離子、并對CRT彩電形成實質(zhì)沖擊的格局,今年有望基本成型。
在國美、蘇寧等賣場記者看到,液晶電視價格雪崩已全面開演。不但所有彩電品牌專柜中最好的位置和展臺都讓給了液晶電視,而且?guī)缀跛幸壕Р孰姸假N上了降價的黃色標簽。與以往每次千元左右降幅不同的是,這一次國內(nèi)企業(yè)大都是五六千元的降幅。而且此次降價幾乎完全是廠家強促的自主行為,價格屠刀砍向的焦點更由往常的32英寸上升到了更大規(guī)格的37英寸、40英寸和42英寸。
消費者更青睞于液晶電視,不單是價格相對等離子要便宜,擁有齊全的尺寸線也是等離子無法比擬的;加之國家高清標準對42英寸等離子的封殺和國內(nèi)廠商幾乎一邊倒的支持液晶產(chǎn)品的戰(zhàn)略布局分不開。在國內(nèi)市場42英寸等離子已經(jīng)是等離子電視的最小尺寸,而42英寸的平板電視產(chǎn)品在平板電視的整個銷售量中比重依然不大,這必然導致等離子電視陣營幾乎無法和液晶電視作抗衡。而作為等離子強勢的50英寸市場的整體需求量就更小了。
而在42英寸和50英寸兩個尺寸上等離子電視正在逐漸失去以往的價格優(yōu)勢。第二季度高分辨率的42英寸等離子的平均售價在16999元左右,這與42英寸液晶相當;而50英寸等離子電視的是售價大多數(shù)在26000元以上,與此對應的46/47英寸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已經(jīng)低于19000元,具有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在42英寸液晶和等離子的主戰(zhàn)場上,只有低分辨率等離子以萬元左右的售價保持價格優(yōu)勢,但是隨著40英寸液晶的跌破萬元,這一優(yōu)勢已經(jīng)面臨重大威脅。價格優(yōu)勢的喪失令等離子電視處于不利的競爭境地。
第二季度平板電視暢銷,主要得于“五一”節(jié)日的銷售高峰,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廠家、賣場都“滿載而歸”。伴隨著6月全面進入火熱的“世界杯”,令各大平板電視廠商降價促銷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也慢慢的將平板電視送入了平民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