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平板電視領域,液晶電視幾乎霸占了整個平板市場,這是不爭的事實,等離子一直被液晶電視壓的喘不過氣來,等離子市場簡直落得一敗涂地,而背投電視由于其龐大而又笨重的身材和差強人意的畫面效果,幾乎都已經快被人們遺忘了,但是自進入2007年以來,形勢有所好轉,尤其是以等離子在價格、尺寸和功能上的強力反攻和微顯背投超薄技術的誕生,局勢有所改變。
等離子電視反攻
去年以來,液晶電視明顯占據了主動,等離子電視幾乎被壓得毫無反擊的余地。然而,從去年底開始,日立借高清標準即將實施的機遇,率先發起了小規模的反攻,以高清、大尺寸等特點為突破點,提出“把影院搬回家”的理念,主推50英寸的高清等離子電視。
從元旦開始,等離子陣營的吶喊聲越發高漲,下也將高清等離子電視推向市場。國產品牌也沒有閑著,長虹聯合彩虹、美國MP公司共同出資打造中國首條等離子屏生產線,據介紹,該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約60億元人民幣,難怪有人說長虹這是“豪賭”等離子市場。
松下、日立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在售價上與同尺寸液晶電視相比,幾乎貴不了多少,甚至比某些品牌的液晶電視還便宜些。而就顯示畫質來說,高清等離子電視在畫面層次和動態顯示上都很有優勢, 而且觀看視角比液晶電視要自由得多。日立銷售人員表示,在大尺寸電視中,等離子電視比液晶電視具有更大優勢。
之前造成等離子落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尺寸太大,沒有液晶電視產品線那么齊全,不如液晶那么輕薄,價格相對比較保守(降價速度太慢),面板供應量遠遠沒有液晶那么大,等等,都是造成等離子市場銷量遠遠小于液晶的原因,由于現在消費者對大屏幕電視的需求,等離子在大尺寸上,還是占有一定的優勢,從今年年初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等離子的反攻給液晶電視還是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背投電視開始復生
自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盛行以來,很多人認為“背投是一種過時的技術”、“背投彩電基本上已經沒落”等話題,這其實是偏見。事實上,MD(微顯示,主要有DLP、LCD、LCOS三種)背投是一種先進的高科技,從20世紀90年代起,MD背投技術發展迅猛。隨著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在全球發展,MD投影設備分辨力已經可以高于1920×1080,在大尺寸屏幕顯示設備中,優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LCOS投影設備在多元化大屏幕顯示設備競爭中嶄露頭角。
日本JVC公司甚至稱MD投影技術為繼第一代CRT顯示和第二代平板顯示(PDP、LCD)之后的第三代顯示技術。我國很多地方政府、企業、投資者經過調查研究,認識到發展MD投影產業不但投資少,收效快,而且能掌握自主創新能力,在多元化大屏幕顯示技術競爭中將處于有利地位。
日本從非晶硅發展到高溫多晶硅(HTPS-TFT-LCD),美國TI公司研發成功微鏡機構(DMD)。而吸取上述兩種技術優點而研發成功的硅晶(LCOS),正逐步實現產業化,并以極高的性價比,大幅度進入北美數字高清晰度彩電市場。
日本索尼、JVC都在MD背投方面取得較大進展,JVC還研發出110英寸的LCOS背投和能懸掛在墻壁上的薄形背投。而JVC認為,LCOS背投是繼第一代CRT彩電、第二代平板電視(PDPTV、LCDTV)之后的第三代彩電技術,是實現數字高清晰度彩電的最佳顯示技術。因為MD背投具有性能好(高分辨力、高亮度、高對比度、色彩臨場感好)、成本較低(隨著產業鏈本土化成本將大幅度降低),不需要巨大投資、節能(耗電量是相同尺寸PDPTV、LCDTV的三分之一)環保等優勢,在大屏幕尺寸數字高清彩電中優勢越來越明顯,競爭力越來越強。
在背投電視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以前,主要是由于燈泡壽命太短,而且燈泡價格非常昂貴,使眾多消費者都放棄了夠買背投的欲望,由于OLED、LCOS等技術的出現,燈泡壽命大大提高,給背投電視的市場又帶來了重生的希望。現在LED、Lifi和激光光源投影技術都有效解決了背投電視的光源需要更換問題,而且背投電視也可以做得非常超薄,依托其在大尺寸市場的價格優勢,背投電視有望快速復生,奪回昔日失去的市場。
由于等離子電視的強力反攻、背投電視的重新復生和液晶電視的壓制,并且在各自領域都具有不同的優勢,如42寸高清等離子電視以及微顯的騰空出世,不僅改變了人們對等離子和背投的看法,而且還開始對等離子電視和背投電視產生了親瞇感,背投背投電視與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目前正進行強有力競爭對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當然隨著OLED和SED電視的發展,或者什么新型的電視技術出現,三國之后,也可能會出現戰國群雄逐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