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投影市場的激烈競爭,那么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兩種投影機核心技術之間-DLP和3LCD的明爭暗斗。投影機發展到今天,曾經的CRT投影機斤毫年個 徹底告別了投影機這個大舞臺。因此,我們在投影市場看到最多的就是LCD和DLP兩種技術了。 LCD正當鼎盛傲視群雄,依然占據著大半壁江山;DLP后起之秀,發展迅速上升空間巨大。另外在06年我們看到了另外一鐘投影技術LCOS在家用投影機產品的應用也是冉冉升起。不過,LCOS投影機目前只是在家用投影機產品中得到應用,在教育和商務等領域尚未得到真正的開發和應用。因此可以說LCOS投影機尚在襁褓,前途未卜。
DLP和LCD顯示技術的競爭呈現白熱化
目前主導市場的也只有LCD與DLP兩種技術,LCD與DLP之間的“口水大戰”由來以久,二者目前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大有一決雌雄的架勢。自DLP技術開始被應用到投影機市場的那一天開始,與3LCD技術之間的戰爭就未曾停止過。相對于某些領域血淋淋的價格戰,投影機市場上兩大陣營的競爭,無疑具有非常高的技術含量,但這場技術之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亞于價格戰。2005年,競爭上升到白熱化的程度。進入2006年,兩大技術的擁有者之間的搏殺并未消逝,反而越演越烈,DLP陣營發力追趕,3LCD陣營也不敢松懈,不斷的創新,以穩固自己的市場地位。由于長期以來投影機領域都一直采用的是LCD和DLP技術,在06年的這兩者的競爭更為明顯和直接,這種核心技術的競爭是否好象成為了演變成了兩中芯片上游提供商,日本愛普生、索尼以及和美國德州儀器公司之間的競爭。因此,我們看到06年這兩個核心提供商的一舉一動都給整個投影市場都帶來震動和變化。
用戶需求增加、制造成本下降、技術不斷創新和新產品相繼問世,均使得投影產品的普及率不停攀升,而投影產品的定位從過去昂貴的專業設備轉變為現今大眾化影音產品。中國投影機市場一直保持著穩定發展的勢態,平均每年超過30%的高速增長勢頭,使置身其中的投影機廠商對中國投影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投影市場的大好形勢驅使著投影機廠商紛紛殺入中國投影機市場,形成了50余個品牌,多種機型混戰的市場奇觀。為節節攀升的投影機銷售量注入了一劑興奮劑,使2006年的投影機市場品牌之爭愈發趨向于白熱化,在投影機市場激烈之爭更是充滿懸念,各品牌暗自發力。其中,尤以3LCD與DLP陣營的暗戰最為激烈。2006年,隨著視覺享受的提高,投影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IT產品,而在購買的同時,DLP和LCD兩大主流投影技術成為人們爭論的熱點。這兩大投影技術在影像表現和應用領域中各領風騷,在各自的產品領域上將其技術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力求在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DLP作為后起之秀,大有跟LCD投影機分割天下之意。那么LCD作為傳統的強者,在面對DLP的強烈追趕,當然不會坐以待斃。
2006年DLP和LCD這兩大投影核心技術的對決可謂是眾多投影擂臺中的重量級較量:隨著DLP投影技術的不斷完善,DLP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應用DLP技術的產品可以實現體積小、重量輕等優勢,使得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到DLP陣營中;由于LCD投影產品要早于DLP產品進入市場,在價格、視頻穩定性、色彩還原度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依然占據著投影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根據DTC的數據統計,2003年LCD全球市場占有率達69.6%,而DLP僅為30.4%。據德州儀器消息,DLP產品全球的市場份額于2004年底增長至47%,幾乎和3LCD陣營的市場占有率不分仲伯。而在2005年,DLP在全球投影機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0%左右,在國內市場上DLP與LCD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0%和60%左右,可見DLP攻勢之兇猛。到了2006年,據有關部門統計,2006年3LCD液晶投影機的市場份額得到提高,這也充分體現出3LCD目前的市場主流地位,3LCD技術在色彩表現及畫質上的優勢成為了用戶購買3LCD投影機的重要因素。
LCD陣營:
愛普生、富士通、日立、松下電器、三洋電機和SONY
DLP陣營:
明基、普樂士、夏普、戴爾、惠普和奧圖碼等
雙線生產陣營:
富可視、東芝、NEC、三菱、夏普、3M、優派、佳能和麗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