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出貨量占有率上看4%
根據DigiTimes Research的預測,5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出貨量,在2006年僅20萬臺,但預計2009年將可達400萬臺以上,2010年則將達到750萬臺~800萬臺以上,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夏普因為秉持著TV出貨尺寸加大以維持整體公司液晶電視ASP不致下跌過多的政策,因此會持續加強八代線或更大尺寸生產線的投資。
以目前各面板廠的產能規劃而言, 要達到上述市場2010年5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出貨占有率數值,目前產能僅能滿足40%左右,所以夏普、三星、索尼持續加大八代線及以上生產線投資,將是必要之舉。
臺灣面板廠對TV品牌大廠掌握度不足為一大問題點
不過,中國臺灣面板廠因為對下游TV主力客戶掌握度有限,近期對于八代線及7.5代線投資腳步都有延遲情形,顯然對42/46/52/55英寸液晶電視用面板客戶端的掌握度仍待加強。根據Digitimes Reseach的統計,臺廠在TV用LCD面板出貨量占有率,在2006年第四季度已提高到47.7%,比第三季度時44.3%增加3.4個百分點,不過,要是臺廠仍集中在32英寸及以下產品出貨,高占有率的意義便為之遜色,因為廠商僅能吃大型TV面板廠產能不足的訂單。
從夏普52英寸液晶電視銷售量不差情況顯示,未來各地區TV品牌大廠持續寡占高端電視市場機率甚大,至少在50英寸以上普及率還低于10%情形下。為能銜接未來5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及大型商用顯示器市場商機,臺面板廠與全球5大TV廠商合資建廠,應是需要積極考慮的方向。
筆者認為:每一時期當時的最大電視尺寸與最為流行電視尺寸之間總是相差6至7英寸。就此可以推測,在電視最大尺寸已超過60英寸的今天,50英寸的大屏幕電視很快將成市場主流。但值得國內彩電企業注意的是,由于制造大屏幕電視所要求的技術實力較高,因此松下等老牌外資電視巨頭的產品份額再度開始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