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后銷售的等離子將全部是高清產品”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家電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繁実建史在“2006年中國數字電視產業終端產品發展論壇”上這樣表示到。繁実建史的意思,表明了以后松下在市面上銷售的等離子將全部符合中國的高清標準。
松下前不久剛剛推出了新品等離子42PV65C,此產品在原來42PV60C的基礎上提高了分辨率,將畫面的分辨率提升到1366×768,象素點達到了0.67×0.67的間距,使得此款等離子獲得了CESI的高清認證。至此,松下的產品組合將在42英寸上主打42PV65C,50英寸有50PV60C和50PV600C,而65英寸也有65PV600C和65PV600C,這樣就使得松下從42英寸到65英寸的產品上全部是能夠達到高清標準的產品,在等離子產品線中形成了一道高清風景線。
![]() |
松下獲得高清認證 |
等離子電視目前沒有生產小屏幕產品,主要是因為等離子做小成本比較高,同時大屏幕等離子電視依然占有很大優勢。繁実建史表示,今年等離子在國際的占有量為750萬臺,而預計到了2010年要超過2000萬臺。同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預計明年國內對于大屏幕的需求將增長40%。由此看來,明年對于大屏幕的需求將會是家電市場的一大賣點。繁実建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預測明年將是42英寸爭奪最激烈的時候,等離子要守住大屏幕,必須守住42英寸的市場。目前日立和松下都分別有通過高清認證的42英寸產品,因此,42英寸是2007年平板大戰的焦點。
同時,繁実建史還表示,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是高清等離子一大契機。他舉了一個日本電視產業發展中很相像的例子。1960年當時是東京奧運會,那是第一次彩色電視轉播,也就是從那次以后,彩色電視機發展開來。而到如今,北京奧運會是第一次采用高清攝像機攝制并且轉播,因此很有可能從2008年開始,高清電視逐步發展并且深入人心。那個時候,大屏幕的需求將增大,等離子動態和大屏幕的優勢也即將清晰的展現出來。對于等離子產品,將是一個有大幅度發展的機會。
松下是世界等離子生產企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之一,目前世界上有五家在做等離子屏的生產,三星、LG、日立、先鋒和松下。而松下的生產模式是由屏幕的基礎材料、等離子屏、后期電路開發和設計,以及整機組裝和銷售共同組成的。也就是說,松下做的是貫穿于整個產業鏈的工作。目前松下的主要盈利是靠LSI和屏的利潤以及整機的銷售。而對于國內目前企業利潤微薄的現象,繁実建史表示,具體國內企業如何運作我們不知道,但是僅僅是靠組裝,利潤確實不會很多。對于松下等離子的產業鏈環節來看,松下是把組裝這個環節當作成本中心的,而國內企業恰恰把松下認為是成本的這部份當作利潤增長點,這有可能會造成目前國內企業利潤微薄或者在價格戰中虧損現象的發生。
![]() |
42PV65C使得松下完善了高清產品布局 |
同時,繁実建史還記者透露,松下之所以專注于等離子的開發,主要是等離子同樣規模的生產線,等離子是液晶的成本的一半,這是因為等離子的生產周期短,是液晶的二分之一。另外,當初等離子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看電視,因此,松下認為等離子更加是和做電視。而面對著國內液晶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現狀,繁実建史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液晶的上游供應商遠遠多于等離子,而且液晶有很多上游供應商是專著于面板生產的,而幾家等離子面板技術廠商都兼有整機生產和銷售。在液晶面板供過于求的情況下,降價以及尋找更多的終端產品制造企業合作是非常正常的。在采訪最后,繁実建史向記者說道:“雖然等離子產品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在當前高分辨率的前提下提高亮度將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重點,同時,等離子也是松下的核心戰略產品,占據松下整個全球利潤的12.5%,松下會將等離子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