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亙古時代的烽火傳訊、鴻雁傳書,到現代的電話、電報、傳真為方式的郵政電信業務,再進一步到現在基于互聯網開展的email、IM(即時通信)到視頻通信業務,人類通信的發展經歷了各種通信手段的更新換代。人們已不再滿足由電話、電視、傳真和電子郵件等單一媒體提供的傳統語音和文字通信,而是需要數據、圖形、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以超越時空限制的集中方式作為一個整體呈現在人們眼前。視頻會議系統正是以這種信息多元化、響應及時化等特點頗受大眾接受,它將計算機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多媒體的實時性完美的結合起來。
一、 視頻會議的發展歷程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視頻會議的發展歷程。國外對視頻會議的研究開發遠遠早于中國,第一代視頻會議產品的可視電話是由美國貝爾實驗室1964年研制出來,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SDN可視電話2001年7月才研制成功。隨后視頻會議提供廠商加大了視頻會議終端產品的研發,眾多國際品牌脫穎而出,以Webex為代表的運營平臺提供商也給視頻會議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們來看看互聯網的發源地美國視頻會議的應用,視頻會議已滲透到政府、商業、金融、交通、服務、教育等各行業,其中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這其中,美國政府對信息化建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推動作用,在遠程教學方面,諸多美國大企業利用視頻會議系統為員工提供培訓,而MIT和Duke等頂尖大學也都在遠程教育方面進行了很大投資。911事件之后,美國出現了企業集團、個人大規模采購與使用視頻會議系統的熱潮,據Wainhouse調查,有91%的商業企業傾向于采取視頻會議的工作方式。
中國的視訊業發展已有10年的歷程。發展之初的視頻會議系統只是針對政府、金融、集團公司等高端市場,主要在專網中運行,且造價不菲,預算往往高達百萬、千萬元。受2003年SARS的影響,中國視頻會議系統市場近兩年突破了以往的平緩發展局面,開始步入穩步快速發展階段。混網及企業公網市場代替基于專線網絡的視頻會議系統占了主流地位。2004年,基于混網和企業公網的產品占到了68.8%的比例,2005年,這一比例將高達87.5%,成為市場主流。賽迪顧問公司去年年底的調查顯示,我國在政府、金融、能源、通信、交通、醫療、教育等重點行業機構中視頻會議設備的用戶比例達到了66.3%,視頻會議系統已經成為了我國行業信息交流和傳遞的重要手段。計世資訊(CCW Research)預測,未來3年內,視頻會議系統將以復合年平均增長率26.1%的速度增長。
二、 視頻會議的現狀分析
1、需求拉動了市場
2003年的SARS疫情給人們帶來的重要影響之一就是人與人的距離拉大了,需要通信手段來解決溝通問題。由于人們對于交流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因此,除了需要語音方式溝通外,對視頻通信的渴望空前強烈,這種需求將帶動視訊市場的增長。根據統計,在人類的通信與交流當中,有效性信息50%~60%依賴于面對面的視覺效果,33%~36%依賴于說話者的聲音,只有7%依賴于交流內容本身。因此,“只能聽不能看”遠遠滿足不了諸多應用的需求,而社會的發展,也對信息交流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不斷提出更高要求。同時,人類的情感溝通也更加趨向使用更為豐富、生動的視訊通信方式。
2、視頻會議生態圈也日漸成熟
如果我們把視頻會議領域看作一個生態圈,那么這個生態圈中目前是由以下角色組成的,產品提供商、網絡運營商、服務提供商、研究機構、政府管理部門等。產品提供商研發和生產多種類型的視頻會議產品及系統,包括多點控制器(MCU)、網關(Gateway)、網閘(Gatekeeper)、視頻終端(Video Client)、機頂盒式視頻終端(Video Set top)、電話會議終端產品等多種產品。網絡運營商是視頻會議系統賴以生存的基礎平臺,同時網絡環境也限制了視頻產品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推動。他們在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建設后,需要尋找上層的服務提供商和產品提供商,來為自己的網絡創造增值服務。同時,由于通訊網絡運營商自身條件的影響,一般都具備巨大的品牌效應,產品提供商、服務提供商通過與他們的合作,是為產品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和快速創立品牌的基本途徑。
目前,由于網絡、個人收入及觀念的影響,視訊產品進入中國家庭還需要一段時間,視訊服務對公眾來說還是個陌生的名詞。要擴大視頻通信市場,除了繼續擴大在政府部門的應用外,企業市場、個人市場仍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因此,服務提供商和產品提供商還必須做一些普及性的市場教育活動,包括用戶培訓、技術展示、客服中心等。同時,服務提供商也要讓廣大用戶認識到,視頻服務不僅是為大企業服務的,而是面對所有的企業和家庭用戶。對于視頻來講,視頻會議的每一項業務都涉及向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客戶需要一種服務來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產品銷售、更好地開展業務,無論是終端用戶還是運營商,服務商都應當了解他們的需求,最大可能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3、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傳統的視訊業務經營方式,是電信運營部門建設專用的電視會議室,用戶必須到專用電視會議室才能進行通信,用戶使用很不方便,影響了業務發展。一方面,因為傳輸帶寬過寬,所以收費很難下調,影響業務發展;另一方面因初期建設投資大,而業務收入卻微乎其微,入不敷出。隨著寬帶業務的廣泛推廣和應用,以及基于ADSL、LAN、ISDN等傳輸線路的低速視頻技術的成熟,為視訊通信業務面向公眾廣泛運營已經準備好了技術條件。公眾化運營作為視訊業務的發展趨勢已經體現得越來越明朗,已經受到了廣大用戶的青睞,大客戶迫切期待方便靈活的視訊通信業務。當前,我國在教育、醫療、金融、政府、企業等各行業中已經出現了對視訊業務的巨大需求,這為其面向公眾廣泛運營提供了市場支持。商用視訊業務的客戶群要更廣泛、用戶更眾多、組網更靈活,這樣可以使"貴族化"的視訊業務走向大眾化,使交互式的視訊業務應用如同上網和打電話一樣方便。
4、增值業務應用層出不窮
據CNNIC數據顯示,2004年末,中國網絡用戶將達到1億,全球網絡用戶將達到6億。龐大、高速增長的用戶群在通訊上的需求將產生五方面的變化,一是從過去單一的Email、IM、短信方式發展為視頻、音頻、文字、數據、數字媒體方式;二是從過去點對點方式發展為一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方式;三是從過去的電話方式發展為網絡方式;四是視頻通信從過去的專線方式發展為Internet方式;五是從過去被動式通信發展為交互式通信。與這些變化相呼應的是,一個基于寬帶視訊互動平臺之上的增值業務群正呼之欲出,人們不僅可基于業務平臺實現任何異地、視頻、即時、多點、低成本的通信需求,而且能滿足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等多方位的增值需求。增值業務群涵蓋絕大多數行業的創新業務應用,例如:遠程教育、遠程培訓、互動娛樂、視訊會展、視訊會議、視訊貿易、視頻商務、視訊游戲、遠程招聘、視訊聊天,以及更深程度上的行業業務應用,例如:IRM(投資者關系管理)、互動財經、互動股評、實時監控、交通控制、遠程救災等。可以說,寬帶視訊增值業務將在很大程度上將改變互聯網格局。
三、 視頻會議的發展趨勢
1、降低用戶享受多媒體業務的門檻
網絡建設的目的是公眾化、商用化、融合化、多功能化,而不是專網專用。從市場發展規律、視訊技術現狀以及網絡技術等多方面情況分析,推行視訊通信業務的公眾化運營,使其盡快商用化,將是視訊通信業務發展的趨勢。
(1)接入方式:采用以ADSL、LAN、ISDN為主的多種方式進行接入,使視訊通信業務使用起來像上網和打電話一樣經濟方便。
(2)純軟件終端:編解碼方式由硬件向軟件轉化,利用純軟件終端可以大面積、快速地將視訊業務拓展到千家萬戶,培養用戶使用習慣。
(3)技術結合:將流媒體技術和會議電視技術完美地融合,使實時雙向和非實時單向的視頻通信合為一體,借助低成本的流媒體技術,降低多媒體業務的門檻。
(4) 互聯互通:視頻通信網不能只限于單獨成網,必須考慮與語音固定、移動網絡的互聯互通。
2、擴大應用范圍、選擇新的利潤增長點
縱觀近兩年寬帶的發展,如果說2003年是寬帶復蘇年,2004年是規模發展年,那么,2005年是視頻應用年,目前中國寬帶互聯網當務之急是發展寬帶應用。視頻會議領域已經形成了以個人和企業為重心,包括內容服務的為主流的應用服務市場。為用戶提供視頻點播、可視電話、遠程教育、遠程培訓、互動娛樂、視訊會展、視訊會議、視訊貿易、視頻商務、視訊游戲、遠程招聘、視訊聊天,以及更深程度上的行業業務應用等更多的服務,這些業務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要針對個人和企業的不同要求,為他們量身定做,提供個性化的應用方案。比如面向個人的點對點的視頻通訊服務,針對企業的通用會議或專業服務,以及面向最終擁護和企業的網絡教學培訓等服務。
3、提供優質服務是關鍵
提供優質服務是視訊通信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環節。隨著視訊通信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在解決業務資源難題方面,通過產業鏈的整合來將運營商、設備提供商、業務提供商、用戶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在多媒體產業鏈中,運營商提供網絡、用戶、為業務提供商提供收費服務,設備提供商提供設備,業務提供商提供專業的服務。業務收入由運營商和業務提供商共同分享,運營商的盈利方式由語音時代的專一通信費轉向服務收入獲得利潤:遠程會議分成、遠程教學分成、網絡游戲分成、網絡電視分成等。只有形成完整的生態產業鏈,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才能促進寬帶應用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