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經過去小半年的時間。對于視聽消費市場而言“不行”成了關鍵詞。除了彩電寒冬進入第六年,其它的相關消費也“大多”遭遇了寒潮。這一背景下,如何把握視聽消費的根本趨勢,就成了行業(yè)“大使命”!…詳情>>
早在今年1月份就有消息稱,汽車企業(yè)吉利集團正在與手機廠商魅族洽談收購事宜,但當時兩家公司并沒有坐實收購消息。如今又傳出魅族與吉利強強聯(lián)合的聲音,對于吉利進軍智能手機市場是一大進展,但智能手機市場,或許又要少了那么一位有個性的選手,不知道魅族19能否如期而至!詳情>>
屏幕與顯示逐漸充斥在生活中,世界越來越「屏」的現(xiàn)在,個人隱私保護已成為消費者剛性需求,防窺屏幕保護膜因此應運而生。許多屏幕廠商針對隱私保護提出了許多新技術方案,力圖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隱私保護體驗。TCL華星作為技術先行者已在防窺技術領域探索了很久,為市場提供了升級的新技術。 …詳情>>
在次世代顯示技術上,2021年終于實現(xiàn)了第一個“細分市場替代”效應!即中小尺寸面板,OLED產品銷售首次超過液晶產品:據(jù)行業(yè)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全球中小尺寸顯示面板類別中的OLED營收達到368.7億美元,占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市場總金額的50%以上,首次超過了TFT LCD的總額252.2億美元。 …詳情>>
2月22日,維信諾發(fā)布中國首款1Hz低功耗AMOLED顯示屏,該顯示屏通過Hybrid-TFT技術可實現(xiàn)最低1Hz的動態(tài)刷新率,以達到降低功耗的優(yōu)越性能,目前搭載該顯示屏的旗艦型終端手機已成功量產上市。 …詳情>>
日前,在2022 CES展前主題活動中,三星電子正式宣布面向未來的企業(yè)愿景:"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三星電子副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DX(設備體驗)部門負責人韓宗熙(JH Han)在主題演講中著重強調了三星為迎接一個更具凝聚力的新時代所做的努力。 …詳情>>
韓國三星電子有限公司正考慮在計劃于明年上市的高端智能手機Galaxy A73上搭載中國顯示器企業(yè)生產的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面板。針對這款預計明年上半年上市的機型,三星電子日前向中國的京東方、華星光電和韓國三星顯示公司分別發(fā)出了OLED面板報價請求。 …詳情>>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索尼”)與珠海市魅族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魅族”)的戰(zhàn)略合作內容聚焦于Flyme的應用程序適配和對Xperia手機本地化體驗的補充!詳情>>
8月份,這是下半年電子產業(yè)“秋季新品”的開頭季。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開頭時刻,OLED就已經演繹出自己的高光本質:首先是小米推出有史以來最廉價的OLED電視產品;接下來是TCL華星進入三星手機OLED面板供應鏈……OLED次世代顯示,正在進入一個“空前的轉折時刻”!詳情>>
ICDT 2021此次聚集顯示企業(yè)精英和學術界翹首圍繞信息顯示領域的8個專題和17個主題展開交流,旨在積極推進顯示技術的研究和智能制造技術發(fā)展…詳情>>
三星顯示以“三星OLED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Better life thru Samsung OLED)”為主題,通過線上展廳的方式…詳情>>
“ LG手機正式作別市場!”作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企業(yè)巨頭,LG為何在小小手機上折戟沉沙呢?表面看,是創(chuàng)紀錄的連續(xù)23個季度的連續(xù)虧損,讓這家曾經的全球三甲,現(xiàn)在以全球2%的市場份額黯然離場。但是,細心的人士已經要問全球2%的份額真的很少嗎?那依然是一年近三千萬臺的手機銷量,全球手機10強之一! …詳情>>
在支持700MHz方面,2021年3月1日起,4000元及以上手機終端必須支持,2021年10月1日起,所有新手機終端必須支持…詳情>>
奧拓電子依托多年的行業(yè)經驗和強大的研發(fā)實力,快速響應,第一時間推出了專門服務校園的“智能手機管理系統(tǒng)方案”。…詳情>>
全球知名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向TCL華星頒發(fā)了全球首款SGS低拖影面板認證證書!詳情>>
作為本次展會的重磅新品,這款產品采用了Mini-LED、Local Dimming等技術,實現(xiàn)了百萬級別超高對比度、100%NTSC超高色域、HDR1000、2毫米超薄機身以及2毫米極窄邊框…詳情>>
“全渠道銷售額5分鐘突破15億”、“十天時間銷售量超過50萬臺”、“21天銷量突破100萬臺”——小米2021年年度手機旗艦“小米11”,在銷量上再創(chuàng)記錄。業(yè)內人士紛紛表示,小米系5年來的高端轉型,終于看到了“轉折點”。對小米手機11的成功高端拓展,到底對小米產品線有何深度影響的關注,卻太少。而后者,作為小米11爆款的“未來”之果,顯然對相…詳情>>
計劃募集資金不超過 49,280.49 萬元,用于 “國產半導體制程附屬設備及關鍵零部件項目(一期)”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