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投影顯示市場迎來一個非常重磅的好消息:菲涅爾投影光學屏領航企業菲斯特最新力作——菲涅爾畫卷光學屏Z系列產品新品發布,打出百寸999元的超低價。據悉,這是光學抗光幕自誕生二十余年來首次出現三位數的價格,也代表著投影高等級屏幕產品向普及化邁出戰略性一步。
十年價格下降8成的抗光幕
據悉,菲涅爾技術原理的高等級光學投影抗光幕,進入普通百姓視野,源自2014年海信全球首推的激光電視產品。這也是家用投影產品,首次獲得媲美彩電的,明亮照明條件下畫質效果的能力。
但是,當時這種高等級幕布主要依賴日本廠商的技術、我國臺灣地區企業的代工制造。供應規模小、成本高。有業內人士表示,最初的百英寸進口抗光幕,價格高達5000-6000元。其是激光電視價格居高不下的重要誘因之一。抗光幕的高價格也是妨礙高質量投影顯示應用普及化的關鍵點。
目前,999元的菲斯特菲涅爾畫卷光學屏Z1產品,不僅擁有前所未有的價格優勢,而且產品增益達1.6倍舒適護眼亮度、可視角度達120度、環境光遮蔽率達85%,4K高清分辨率、達到100:1的明室對比度,且可以小弧度卷曲、百寸重量僅4千克,實現了性能、易用性便捷性和價格的最優解。
為高品質投影應用“賦能”,抗光幕是未來必然
對于普通投影消費者而言,抗光幕雖然價格下降到999元,但是依然顯著高于常見的低端白塑幕。后者價格可以低至幾十元。那么為什么要用抗光幕呢?
從傳統應用看,抗光幕是激光電視的標配組件,也是激光電視實現彩電化應用的三大核心之一(另兩個是超短焦反射式鏡頭和較高的投影亮度輸出)。同時,抗光幕也是投影顯示在一定遮光條件下,大幅提升投影對比度、景深感和色彩純度與準度的利器。
因為,從顯示設備的角度看,其畫面與自然場景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自然場景,眼睛看到的光線都是“景色光顯”;顯示設備上,眼睛看到的光線,多少都包含“環境光的干擾”。這種干擾,主要體現在對比度和色彩兩個方面。即讓對比度大幅降低,畫面泛白、炫光、反光;讓色彩飽和度降低、色準消失,色彩變得不夠鮮艷和明麗,總有霧里看花之感。
特別是對于投影顯示,其呈現原理依賴光線反射。這種原理雖然比較直接發光顯示設備更為柔和、舒適,但是也對環境光線更為敏感。所以,擁有一款能夠更多對抗環境光的屏幕,就成了投影機提升顯示效果的核心之一。“屏幕對比度”也是投影顯示系統中,真正排第一位的品質型參數。
特別是在今天,智能投影消費的中高端產品,無論是LED光源還是激光光源,都突破了2000流明亮度,高端三色激光更是主打色準和3000流明亮度的背景下,抗光幕更依賴高亮度投影的應用門檻,已經大幅降低。數據顯示,2024年618購物季中,包含三色、高亮、4K等高端標簽的智能投影銷量占比近2成,銷售規模突破10萬臺。高端產品的熱銷,利于抗光幕和高亮、高色準投影組合,構建更高品質的下一代畫質還原系統,正在成為時尚。
業內人士指出,高亮度的投影主要有兩個意義:第一是更大的畫面,比如2000流明的固態光源往往能在暗室下、普通白幕上支持150-180英寸的畫面——后者的畫面高度,已經達到一般居民居住類建筑層高的極限。第二個則是,其為抗光幕等高等級屏幕的應用提供了充足的性能儲備,能夠通過選擇更好的屏幕,實現整體應用價值的提升。
“更好的畫質,是投影應用進步的必然方向!”這其中,抗光幕不會缺席,且很可能是主角性因素之一。
長短焦通吃,光學抗光幕加速走起
對于抗光幕,目前部分消費也存在一個誤解:即,抗光幕只能與超短焦投影匹配。這種觀點,主要是受到激光電視是率先普及化應用抗光幕的產品影響。不過,其卻是錯誤的。
從投影技術發展歷史看,最早的抗光幕并非為超短焦設計,而是為中長焦產品設計。包括菲涅爾光學抗光幕都是如此。這與早期投影市場,基本沒有超短焦類產品的事實是吻合的。
從市場實際情況看,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光學屏幕市場的出貨量為31萬片,其中菲涅爾屏的出貨量達28萬片,占比高達92%。其中,超4成產品并非應用于激光電視,而是傳統中長焦投影機。
從產品分類看,光學抗光幕等對投影焦距卻是具有一定敏感性。一般情況下,短焦和超短焦產品更容易獲得“更高的抗光系數的抗光幕”產品。光學抗光幕亦分為超短焦和中長焦兩個細分品類。但是,這不意味著,混用下沒有抗光效果,也不意味著選擇光學抗光幕必然需要超短焦匹配。實際上,超短焦抗光幕組合能夠實現90-95%的抗光效果,中長焦抗光幕組合也能實現85%的抗光效果,二者差距并不大。且與抗光幕對中長焦效果的提升比,這個超短焦與中長焦抗光幕效果的差距顯然更小。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光學抗光幕的“選擇比”會大幅增加。其在2000流明以上家庭投影應用中的普及度,會從目前的三成向“高度標配”轉變。其市場具有很高的成長潛力。且越是投影主機性能提升的迅速,抗光幕的普及比就會越高。洛圖科技(RUNTO)預測,光學抗光幕2024年的中國市場出貨量有望超過35萬片,同比增長16%。隨著激光電視和高品質智能投影全球市場的展開,抗光幕國外市場總規模和成長速度將顯著高于國內市場。
“全球看,近期抗光幕渴望成長為一個10億級銷售額的新興領域。”分析表明,光學抗光幕、高水平家用投影和高質量沉浸大屏畫質追求的組合,很可能為整個投影屏幕市場帶來“翻番成長”的空間。
技術迭代加成,抗光幕進入新時代
抗光幕的未來是光明的。但是這不僅僅是靠抗光幕自己。而是要靠整個大屏視聽產業的支撐,特別是靠更多高性能投影品類的支撐才行。
“抗光的同時,也更消耗亮度”。這一點決定了抗光幕必然與高亮投影更配。特別是抗光性能卓越的高等級光學抗光幕更是如此。近年來,隨著激光技術、三色激光技術在智能投影市場滲透加強,高端應用已經從LED光源的2000流明向三色激光的3000流明升級。同時,高亮度投影機的入門價格也大幅下降。
例如,Vidda C2至臻版、C1S、愛普生(EPSON)CH-TW5750、堅果(JMGO)N1S Pro 4K、當貝X5S、極米H5/H6、極米RS 10 4K等等產品,都實現了5000元上下價位2000流明左右,乃至3000流明的性能。甚至,極米H5以2100ISO流明亮度售價已經跌破4000元!
當然,借助高亮智能投影不斷價格下探和普及的趨勢,抗光幕、特別是光學抗光幕產品自身也在進化。一方面是更薄、更輕,在運輸和安裝上更為便捷;甚至出現了柔性可卷曲產品,適配隱藏式安裝;另一方面是4K分辨率、三色激光抗散斑等方面設計的進化,在120英寸-150英寸等更大尺寸上的升級,推動光學抗光幕“畫質不斷提高”。
光學抗光幕與高亮投影機的匹配,也切合了目前,高清、超高清等高質量視聽內容加速普及和發展;居家視聽文化向百英寸大屏進發的趨勢。據數據顯示,618期間液晶電視百英寸產品銷量實現翻番增長,85英寸大屏產品也有三成增幅——這是在彩電整體銷量萎縮近2成下實現的,凸顯了消費者的偏好和市場需求的進化方向。
“大屏文化普及、超高清內容普及、高亮投影普及,必然推動高質量抗光幕、光學抗光幕的普及!”行業專家表示,抗光幕走向普及是必然,而目前菲斯特進一步壓降產品成本和售價,自然是這一進程的“重大助力”:一個屬于光學抗光幕的高品質家投時代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