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己的光閥產業鏈,市場擴張、走向海外、產品升級……處處受到掣肘!這一點已經成為國內投影產業發展的最大心病。
近日,大屏君了解到,即3月份海思推出3LCOS全自主的鴻鵠投影解決方案之后,長虹新體制Micro LED投影儀技術亦再獲突破。長虹最近公開了3項Micro LED專利,其中兩項明確與Micro LED投影儀產品相關。
長虹新專利,加碼Micro LED投影儀
長虹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重點專項高亮度Micro-LED投影顯示產品正在獲得新進步。長虹最新公布的專利包括“一種用于Micro LED投影儀的散熱結構”、 “一種Mini/Micro LED顯示屏”、 “基于納米阻隔法實現Micro-QLED彩色投影光學引擎及制備方法”等三個。
大屏君看到,“一種用于Micro LED投影儀的散熱結構”是一種用于投影儀的散熱結構設計。該技術主要應用熱管技術和半導體熱傳導技術,實現高效熱管理和智能控溫,為核心光芯高亮運行保駕護航。
“基于納米阻隔法實現Micro-QLED彩色投影光學引擎及制備方法”,則是一種機遇micro LED激發量子點技術的高效高亮彩色化方案!獜膰抑R產權局技術圖看,該技術不僅包括了量子點色彩轉換,也包括了光芯上的高效光學結構設計。
據了解,基于納米阻隔法實現Micro-QLED彩色投影光學引擎及制備方法,采用了一種極為特殊的“類三片式投影”結構。即紅綠藍三原色分別由光芯的不同部分負責;但是,這三原色三部分結構不是3LCD或者3LCOS那樣獨立的三個部件,而是在一張micro-QLED結構板上水平排列——從外部看,很像CRT三槍投影機的三個并排的陰極攝像管排列方案。
采用單一顏色像素分區集成,三個原色區域平行排列一體化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利用投影儀的體積和內部空間,實現更高的高亮度集成,并相對于一般平板顯示那種RGB像素結構,降低micro部件和QLED的集成難度。即大屏君認為,這是一個開創性的、具有降低工藝難度、提升亮度水平、并照顧了色彩性能的優秀設計。
此外,“一種Mini/Micro LED顯示屏”專利技術“涉及提高顯示屏本體安裝的穩定性”。該機構方案可能主要輔助解決光學對準穩定性問題。后者,要求光芯安裝具有極高的精度和穩定度。
大屏君認為,基于以上三個專利可以看到長虹Micro LED新體制投影產品的研發,目前在多個層次持續推動。包括彩色化、高分辨率、micro LED光芯和光機引擎設計、整機設計方面都已經有所成績,或者接近初代產品方案。這對于國內目前缺乏自主光閥供應鏈的民族投影產業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長虹之外,Micro LED投影應用亦不斷進步
對于Micro LED投影技術的應用,大屏君必須指出,除了智能投影娛樂大屏之外,車載市場也是重要的方向、AR顯示亦是潛在目標。這方面,亦有很多相關企業在不斷取得進步。
例如,近期,數字光芯公布了一項名為“基于Micro LED顯示面板的顯示系統”的發明專利。其利用微透鏡陣列中不同位置的微透鏡單元的光軸傾斜,解決micro LED投影應用中顯示圖像暗角問題,提升產品的可視角度性能和邊緣中心亮度一致性。數字光芯micro LED產品目前主要專注于車載數字大燈、AR顯示等領域的開拓。不過,該專利技術理論上亦有助于Micro LED智能大屏投影儀的開發。
再例如,思坦科技展示了Micro LED白光投影燈,在0.2英寸的顯示區域內達到萬級像素,亮度為130流明的樣品。該樣品顯示了micro LED在特種照明成像方面的潛能。思坦科技聚焦于 AR/XR和車載兩大業務線,據悉其可能于今年率先實現單綠 0.13英寸10000PPI、1024*768分辨率 Micro LED顯示屏的量產。后者可用于數字戰場、工業輔助制造等領域AR應用。
當然,AR、車載和大屏投影對micro LED的光芯要求截然不同。AR產品主要要求光芯輕巧、節能、高分辨率(可以是單色),對總亮度需求相對較低;車載上,HUD需要光芯高分辨率、最好彩色化、總亮度達到更高水平;車載的數字大燈,則要求極高亮度下實現盡量更好的分辨率——數字大燈可以是低分辨率和單色顯示;大屏投影則需要光芯產品滿足最高的亮度標準、并具有超高清的彩色化分辨率。
大屏君覺得,大屏投影應用中micro LED光芯的各項性能上,彩色化、分辨率和亮度都是最高需求的,只有在體積上不像AR、HUD或者數字大燈等那么敏感。不要求極小的體積,這也是micro LED光芯有勇氣嘗試大屏投影應用的關鍵所在。
但是,從光芯基礎材料、光像素設計、彩色化技術等方面看,AR和車載上的micro LED光芯進步,亦能夠為MICRO LED投影儀產品的研發提供共同的產業基座和原理、工藝借鑒。大屏君覺得,AR和車載上,micro LED投影應用也都是極限性應用,這方面的持續進步,對micro LED新體制大屏投影的研發有百利無一害。
跨越式新體制投影MICRO LED還有幾道關
大屏君認為,micro LED技術發展到今天,在彩色化和分辨率上是有足夠的技術能力的;但是對于大規模投影消費類應用,其在大屏投影的亮度適配、成熟的制造工藝和成本等方面還面臨很大壓力。
投影機大屏顯示往往需要入門500流明、中高端2000-3000流明、工程顯示5000到數萬流明的亮度。僅僅是實現入門級的智能投影大屏,micro LED光芯也需要500-1500流明的亮度。從車載數字大燈micro LED光芯看,這一亮度似乎不難。但是,車載數字大燈往往分辨率集中在幾萬像素。而大屏投影則需要百萬、乃是數百萬像素。
以上這個難點,即分辨力、亮度的雙高,是長虹“基于納米阻隔法實現Micro-QLED彩色投影光學引擎及制備方法”專利主要解決的問題。該專利的精巧設計,通過“面積換亮度和分辨率”的方式,解決高亮高分辨率問題。
在成本上,任何消費類產品都需要“能大量普及”。例如,0.65光閥3LCD激光投影機最低價格只有2600元左右;1LCD投影主流消費區間在1000元上下……micro LED新體制投影如果價格過高,很難有市場競爭力。
這方面,大屏君理解認為,“基于納米阻隔法實現Micro-QLED彩色投影光學引擎及制備方法”,在光引擎之外,可以完全兼容1LCD單片式系統的結構和產業成熟體系,具有外周低成本特征。在micro LED基地上,只采用一種藍光或者紫外LED晶體,在數英寸級別的尺寸上可選擇AMTFT驅動基板,整體成本和工藝難度獲得了現有技術下更好的平衡。同一平面上的紅光量子點像素薄膜、藍光量子點像素薄膜、綠光量子點像素薄膜的水平排列,可采用噴墨印刷等工藝實現。噴墨印刷高密度QLED薄膜,行業內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方案。三星在QD-OLED上進行了規模應用,其材料和工藝成本比較可控。
即大屏君覺得,在工藝成熟度、成本、高亮和高分辨率上,長虹最新的專利技術都給出了不錯的“答案”。結合micro LED光芯產業更廣泛的技術進步和基礎實力,大屏君認為長虹micro LED新體制投影儀,距離拿出第一代樣品或只有一步之遙。
“如果2024年底,既能看到海思3LCOS方案產品批量上市,又能看到micro LED新體制投影樣機,那么2024年必然成為我國數字投影20多年產品研發歷史上的‘劃時代里程碑時刻’!”一位沁潤行業近30年的“老人”如此表示。的確,大屏君非常理解我國投影大屏產業渴望一顆“中國芯”的急迫性。這是我們投影大屏產業鏈目前最大的短板:如果突破、那么行業前途就將躍上一片新天地。真心期待這一刻的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