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新冠后”的第一年,也是社會經濟生活從“宅”到“走出去”的第一年。以文娛產業為核心,一波消費浪潮形成了“工程投影”行業極高的確定性。但是,在享受疫情過去后的種種紅利的同時,工程投影產業“深刻”的供給側變化,也帶來了“發展中的不確定”。
1.
“重回正軌”!這是行業人士對2023年工程投影產業的共識。新冠疫情的結束,社會生活恢復和疫情限制措施消弭,帶來了出行便利化下出行經濟的復蘇。
文旅作為國內經濟發展升級,消費經濟持續向上的重要支柱之一,在2023年表現亮眼:例如,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中秋節、國慶節假期8天,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同時,文旅市場的發展也是長期趨勢,是國家政策所支持的新消費方向。2023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國辦發〔2023〕36號)。11月份,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制定了《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年)》。——國內文旅市場正在從“復蘇”切換到了“增長”賽道,從需求不足轉變為優質供給不足。行業發展進入穩健、持續的快車道。
文旅市場是工程投影的第一大需求市場,也是行業過去十年主要的增量貢獻點。借助文旅產業大勢,2023年工程投影市場實現了一成以上的增長,并正在進入一個“至少長達10年”的持續向上周期。——業內專家指出,“疫情結束,工程投影頭頂的大山也就沒了。此后必然是可預見的向上發展態勢”。
2. 行業持續增長,多種場景潛能凸顯
更好服務于高質量的視聽體驗升級需求,助力消費經濟、文旅市場復蘇,這是工程投影行業的共識。其中,面向更多場景應用的“方案創新”成為真正的“著力點”。
行業領先企業視美樂指出,投影應用的核心優勢是“點顯示”。即用一個點狀設備,實現巨大畫面的顯示效果。這種優勢是其它競爭技術,如液晶顯示、LED直顯所不具有的。工程投影顯示的靈活性、非破壞性、效果的高度可變性、單位顯示面積的綜合成本優勢等,都是其絕對競爭力。
例如,在購物街或者古建筑上,部署投影投射夜景系統,不需要直接改變“目標主體”的結構、白天視覺裝飾效果,而是只需要“點顯示、隱藏式”的工程改變,就能在夜經濟中展示出“絢麗”的變化效果。——以這種應用優勢為基礎,工程投影的應用市場和方案創意層出不窮。
包括輕量工程方案,如在餐飲行業的創新應用;可移動工程方案,如演出舞臺的創新應用;緊湊型工程方案,如博物館走廊等狹窄空間的超短焦投影應用;超遠距離空間方案,如大型建筑、橋梁等長焦投影應用;以及面向天空的“云中寫字”、“水上幻化”、“古建光雕”等特殊應用等等。行業從內容創意、主機性能、鏡頭選配、工程設計等多個方面不斷提升“場景化、個性化”供給能力,打造工程投影“致用為王、全域開花”的發展盛況。
2023年工程投影市場也面臨了更為強烈的競品技術競爭。這就是LED直顯產品。2023年二季度初,LED直顯產品均價達到歷史最低點。全年市場則在歷史低位價格徘徊。LED直顯產品技術進步與價格下降的共同作用,推動了其應用的加速普及。
特別是在簡單性的平面畫面顯示中,LED屏和工程投影的競爭呈現白熱化趨勢。例如,大學大型教室多媒體、大型會議室會議多媒體顯示上,LED屏占比進一步大幅度增加。傳統工程投影品牌如NEC、索尼、巴可等紛紛加強了相應產品線的建設。特定市場角度看,150-300英寸的平面顯示需求中,LED的優勢地位在擴大化。
同時,在文旅等領域,LED顯示在戶外的亮化應用、夜景塑造上的應用也在增強。特別是可編程、像素化的LED燈帶等,實現了“照明、顯示一體化和創意設計的整合應用”,對于文旅多樣性夜游經濟競爭具有極好的市場價值。
不過,就如上文所言,投影顯示是“點顯示”,具有創意應用的不可替代性;LED顯示則作為“面顯示”具有“畫面亮度、色彩優勢”的同時,具有“空間占據”、“顯示表面破壞性”等不可避免的缺陷。
事實上,LED亮化和工程投影亮化顯示,在創意應用中處于“不同的、差異性極強”的供給軌道上。更多的行業應用案例中,二者表現出“功能互補性”,而并非“大型會議室或者教室平面顯示那種替代性”競爭。
即LED顯示的發展與工程投影顯示的發展,“競爭邏輯在不同場景、不同應用案例中”截然不同。各自發揮優勢、協作發揮創意價值,“和合共美”將是未來兩大技術的共同方向。這對于場景光影工程設計者而言,則是要掌握“更多的技術供給和創新語言”,通過挖掘不同顯示技術的差異性價值,打造更具有“獨創性”的應用解決方案和案例。
沒有一種技術能包打天下。業內人士指出,工程投影顯示不能解決所有客戶需求,LED直顯也是如此。例如,薩拉烏蘇遺址博物館項目采用了建業顯示LED顯示屏56.78平方,以及33臺麗訊VIVITEK投影機,組合成多種創意顯示方案。競爭中也有合作共贏,是工程顯示市場多種供給技術“混合化”的大趨勢。品牌廠商、集成商都需要日益重視這一點。尤其是隨著LED直顯和工程投影的雙雙“價格下探”、“普及大勢日趨明顯”,混合應用案例將持續增長。
工程投影技術創新的方向在2023年進一步向“普及化”傾斜。行業專家認為,這是在高端市場實現“三色技術、超高亮技術”等“顛覆突破之后”,隨著市場應用擴大,特別是隨著“普及市場、下沉”市場日益發展的必然選擇。
首先,下沉市場占據新需求的絕大部分增量。例如5000-8000亮度機型,不僅是市場需求熱點,也是增量熱點。這類產品更為輕巧、應用更為簡潔、配備可更換鏡頭設計、價格成本下降等,是普及市場擴大和提質的關鍵。
其次,高亮降維打擊是一種很好的策略。即很多品牌將10000+流明亮度產品價格拉低到傳統8000+價位機型水平上,用更亮的性能體驗提升,獲得競爭力。努力實現對市場消費格局“高質量發展的重塑”。某種角度看,“亮度下壓戰役”,提高了工程投影市場的入門“門檻”,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和份額集中具有積極意義。100000-20000流明市場在2023年迎來高度內卷的時刻。
第三,縮小體積、減輕重量、短焦,超短焦鏡頭適配緊湊空間,成為一種必然的下沉需求。行業人士指出,很多下沉市場面臨的安裝條件較中高端市場更為“狹窄”。包括寬度和高度都成為“問題”。這就需要更好的產品適配來解決問題。特別是5000流明左右亮度的產品,“輕巧+短焦”成為主要的需求方向之一。
第四,產品智能化和傻瓜化進一步發展。如產品調試上的APP輔助、可靠性穩定性的進一步提升、低端機型內置更多的軟件功能,如聯網控制,邊緣融合等等。——下沉和普及型市場需要更多“一機在手,天下我有”式的產品,而不是主機、控制、畫面處理分別用不同的專業設備。
總之,2023年的產品進步不在“技術突破新巔峰”,而在于“普及方向壓榨出新‘底線’、新‘極限’”。例如,NEC韋伯系列采用輕量高亮設計,亮度覆蓋15000-17000流明,重量僅為28.7kg。科視Christie 新一代4K高清投影機4K860-iS僅重 15 kg,達到 8,500 流明。光峰D系列及F系列投影機重構了萬流明以下產品線。 愛普生EB-810E激光超短焦3LCD投影機,5000流明亮度100英寸畫面只需要9.8cm投射距離。巴可G50系列Smart產品線新品,在輕巧、可換鏡頭上進一步下沉……
下沉趨勢也導致工程投影入門市場與傳統商教投影的邊界線大幅融合。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一些標準型平面顯示市場中,投影應用的萎縮,未來的“非家用”投影,基本都會成為“工程和準工程”。這將讓工程投影日漸形成自己的“普及市場”,讓工程投影一定意義上“不在高高在上”。
2023年工程投影市場的另一個發展特點是“前所未有”的競爭烈度。其中,不僅包括上文提到的LED大屏與工程投影的“競品技術之爭升級”,也包括工程投影內部的競爭升級:
第一, 包括光峰、視美樂、東方中原等本土工程投影品牌陣營繼續“向上”布局產品線。如光峰新的三片式DLP產品、以及各個本土品牌在10000-20000流明區間對產品線的加密和補充。這些變化實質導致,外資品牌高端占優的“傳統路徑”遭遇了挑戰。
第二, 外資品牌,例如巴可、科視、NEC、理光、愛普生、麗訊等,加速在20000流明以下市場的產品迭代和布局。其中,產品價格下降、產品輕量化、進一步發揮外巨頭在配套,如鏡頭等方面的優勢,成為主要的戰略策略。
例如,巴可通過G50、G62、G100等產品幾乎重構了整個5000-20000流明的工程投影“主銷產品線”。這一G系列的產品線擴容也代表了巴可“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服務”的本土化戰略的再一次深入和升級。而隨著例如巴可這類外資普及市場新品戰略的部署,傳統的本土品牌在入門和普及市場的產品競爭力優勢正在減弱。
第三, 2023年的工程投影市場競爭表明,“技術創新領先的時間差”正在消失。一方面是外資品牌傳統應用產品、高端產品和配套能力上的領先性相對下降;另一方面是本土品牌利用激光創新技術實現的搶跑、普及市場對國內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優勢,也已經開始下降。
即2023年本土創新投影企業和外資品牌之間,在工程市場的“混卷”格局初步形成。當然,這一格局中,亦有如索尼等品牌依然堅持收縮戰線向中高端集中的策略、或者部分臺系品牌“新品部署后知后覺”,但是整體上外資品牌學到本土企業優勢、本土企業補足傳統短板的“相向”運動,是市場品牌競爭格局的“最大特點”。
行業專家指出,某種角度看,中國工程投影市場是未來工程顯示應用最具有前景和增量潛力的“第一大市場”;同時,我國也是全球顯示產業、特別是投影顯示創新需求和供給的最先發力的中心;結合我國市場在投影機制造鏈條上的全球“第一”的地位,外資巨頭對國內市場高度重視、進一步驅動供給和服務本土化,乃至于如巴可等的創新本土化,是工程投影企業對長期的全球“產業重心向中國趨勢”的“再認知、再肯定”。
綜上所述,2023年工程投影產業在復蘇、長期信心、應用多元、競品競爭和行業更為內卷的品牌格局等關鍵變化中,走過了一個具有很強“轉折意義”的一年:不僅是疫情時代的轉折,競品競爭壓力持續提升的轉折,也是外資與本土企業競爭格局的轉折,更是一輪嶄新的增長周期的起點。機遇與挑戰并存,并“從未有過”的清晰——這就是2023年的工程投影行業基本“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