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增強)現實行業相關公司:中國虛擬(增強)現實行業相關公司有歌爾股份(002241)、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宏達通訊有限公司(HTC)、科大訊飛(002230)、川大智勝(002253)、福建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文核心數據:虛擬(增強)現實行業產業鏈、中國VR/AR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全球及中國虛擬(增強)現實市場規模、中國虛擬(增強)現實融資并購規模、中國各行業部門VR/AR支出規模占比情況、2020年中國VR50強企業、中國虛擬(增強)現實行業公司區域分布熱力圖等。
行業概況
1、 定義
根據中國信通院對產業的界定,狹義來看,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彼此獨立,現階段兩者在關鍵器件、終端形態、應用領域上存在差異,VR通過隔絕式的視覺、音頻和交互內容帶來沉浸感體驗,側重于游戲、視頻、直播與社交等大眾市場,AR強調虛擬信息與現實環境的無縫融合,側重于日常信息提示和工業、軍事等垂直應用。廣義來看,VR包含AR,且兩者可以實現不同程度的混合現實(MR)。
2、產業鏈剖析:行業應用范圍廣泛
虛擬(增強)現實產業鏈主要包含硬件、軟件、內容、應用等環節。其中硬件環節包括核心器件、感知交互、終端設備及配套設備四部分;軟件環節包括系統軟件和工具軟件兩部分;內容環節包括虛擬(增強)現實內容生成與制作、內容分發等;應用環節包括消費級(線下娛樂、電競、虛擬形象等)和企業級(醫療健康、地產家裝、電子商務、工業生產等)。
虛擬(增強)現實產業鏈涉及多個行業和企業,硬件供應商有瑞芯微、韋爾股份、深天馬、舜宇光學、科大訊飛、Oculus、谷歌、Pico等;軟件供應商主要有微軟、谷歌、Unreal、愛奇藝、華為、Unity 3D等;內容制作與分發企業包括蘭亭數字、網易游戲、完美世界、VR Chat、Steam、Viveport等;應用端則包括網易影核、騰訊視頻、川大智勝、貝殼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迎來復蘇
縱觀全球虛擬(增強)現實產業發展歷史,大致可分為:技術萌芽期、期望膨脹期、低谷期和復蘇期五個發展階段。2016年為虛擬現實產業爆發之年,VR/AR設備大量涌現,內容短板開始引起重視。經歷2016年的元年火爆之后,2017年虛擬現實產業進入遇冷期。目前隨著5G、人工智能、柔性顯示等技術的出現,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進入復蘇期。
我國虛擬(增強)現實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回顧我國虛擬(增強)行業的發展歷史,自2016年我國工信部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后,我國開始逐漸在技術領域支持虛擬現實的技術突破和創新;在2018年底我國出臺了首個以“虛擬現實”為標題的政策文件,表現了我國政府對于虛擬現實行業發展和應用的重視。
行業發展現狀
1、VR/AR產業被列為“十四五”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
2016年以來,我國相繼出臺產業政策支持VR/AR行業發展。2018年12月,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核心技術、產品供給、行業應用、平臺建設、標準構建等方面提出了發展虛擬現實產業的重點任務。而“十四五”規劃也指出,要將VR/AR產業列為未來五年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
2、行業快速發展
自2016年虛擬現實產業爆發以來,全球虛擬(增強)現實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虛擬(增強)現實市場仍然呈現強勁的增長,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同比增長44%。
從國內市場來看,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下游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虛擬(增強)現實規模約為66億美元,同比增長72%。
3、2016年投融資熱度達到高潮
從中國VR/AR行業的投融資情況來看,在股權投融資方面,行業投融資熱度在2015-2016年起步時期達到最大值,2016年共有241起股權投融資事件,為近七年事件數量最多的一年,隨后股權投融資數量開始下降;從金額情況來看,2018年股權投融資金額數額最大,為46.65億元。
4、To C領域應用占比較大
從行業應用來看,VR/AR在商貿會展、工業生產、地產營銷、醫療健康、教育培訓、文娛休閑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未來隨著VR產業鏈條的不斷完善以及豐富的數據累積,VR將充分與行業結合,由此展現出強大的“飛輪效應”,快速帶動行業變革,催生出更多商業模式并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B to C大眾消費領域(VR游戲、AR游戲、VR視頻等)是VR/AR行業支出最大的領域,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B to C大眾消費領域VR/AR支出占比為52.0%。而B to B商用消費領域增長速度較快,隨著VR/AR技術的進步,VR/AR有望在商用消費領域產生更多應用場景。
行業競爭格局
1、企業競爭:歌爾股份位居榜首
根據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發布的“2020中國VR50強企業”榜單,評選范圍包括主營業務從事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VR)、混合現實(MR)產業研發、生產、應用及服務的企業,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宏達通訊有限公司(HTC)、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大智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位居我國虛擬(增強)現實行業前列。
2、區域競爭:分布在四大地區
根據賽迪數據顯示,我國虛擬(增強)現實企業按區域發展特點可劃分為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中西部地區和贛粵皖四大地區。其中:環渤海地區人才豐富,技術先進;長三角地區基礎雄厚,企業集聚度高,產品體系豐富,注重行業應用示范;中西部地區部分地區基礎好,發展潛力大;贛粵皖地區政府高度重視,創新創業發達,人才培養體系健全。
按照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我國虛擬(增強)現實行業公司集中于廣東省;按照TOP50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我國虛擬(增強)現實行業頭部企業集中于北京,50家企業中有20家位于北京,占比40%。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1、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
未來隨著5G、AI、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等新興技術的成熟,VR/AR在各領域的應用將逐步展開,帶動VR/AR 產業鏈迎來爆發性增長。結合IDC對市場的預測,前瞻預計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左右。
2、技術融合發展、應用邊界延伸、產品更加輕便舒適
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技術與產業的不斷發展,未來VR與AR技術融合進程將不斷加速,此外,5G、AI、超高清視頻、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VR/AR技術融合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從行業應用趨勢來看,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VR/AR與行業的融合創新應用將更加豐富,VR/AR將持續賦能教育、文娛、工業、醫療等各行各業;從產品發展趨勢方向來看,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VR/AR產品將朝小型化、輕量化、高清化和沉浸化等方向發展。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虛擬現實(VR)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中國增強現實(AR)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