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OLED電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OLED電視從2015年逐漸走入消費者視野之后,就一直備受大眾的矚目。不過由于早期產能、技術等方面的原因,OLED電視始終未能實現突破。
不過隨著在國內外多地開花的OLED面板生產線的逐步投產,以及華為、小米兩家中國科技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也均宣布2020年將加入OLED陣營推出相關產品,這對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擴張無疑是個振奮的消息。2020年大尺寸OLED將迎來第一次較大規模的產能釋放。
在8月份,LG Display正式宣布,其在中國廣州建設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正式投產。這條生產線未來產能會從現在的每月6萬片基板擴大到9萬片。即便是目前的6萬片基板,也已經相當于LGD韓國大尺寸OLED面板線的產能之和。此外,LG還在韓國正在建設一條10 .5代OLED大尺寸線。
值得一提的是,LG是目前全球唯一商業量產大尺寸OLED面板的企業。但是,受到一系列技術制約,長期以來大尺寸OLED項目處于虧損狀態。另據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成長乏力,部分市場出現了萎縮:原因主要是大尺寸液晶降價迅猛,同時,OLED大尺寸產品供給緊張——尤其是LGD供給了更多的65-77英寸大尺寸OLED,造成既有產能總體切割數量的下降。
而在10月份,三星也宣布 13.1萬億韓元(約110億美元)的 QD-OLED電視面板的研發與生產計劃。到 2025年,三星計劃在韓國建立兩條 QD-OLED生產線,首條產線將于 2021年開始投產。
依托長期OLED小尺寸產品的技術積累,三星在大尺寸OLED上的技術能力不應該被懷疑。而且作為全球最大的彩電品牌,僅僅是其自身對大尺寸OLED產品的需求都是天文數字。
在OLED市場,韓國產業軍團的領先性不容質疑。但是,我國大陸地區的企業也在努力爭取這個“戰略制高點”。
國內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京東方與華星光電,也對開始向OLED發力。京東方投資10億在合肥建設了印刷技術OLED生產實驗設施。聯系到京東方已經投資4條蒸鍍技術的6代OLED線,面向小尺寸需求市場,其印刷技術的準備顯然更多是為了挑戰未來的大尺寸OLED應用。華星光電,不僅已經建設印刷OLED實驗設施,而且公開表示在其深圳的第二條11代液晶線中,規劃部分印刷大尺寸OLED產能。
“王冠上的明珠璀璨耀眼。”這就是大尺寸OLED面板的吸引力。行業內企業在其他細分市場競爭加劇、面臨絕對或者相對的技術與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突破大尺寸OLED就能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行業人士預計,未來3年,一場大規模的大尺寸OLED面板投資風暴已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