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北京IFC展會,液晶產品的占比再次升高:幾乎是2008-2011年液晶商顯高潮之后又一個小高潮期的開始。為什么今年大屏圈內液晶顯示再次升溫呢?行業人士認為主要與成本下降和供給產品類型豐富性提升有關。
大屏液晶走量,會議室應用拼技術也拼成本
“2018年,會議平板以200%的速度爆發,可以說是嚇了很多人一大跳!”一位參會廠商代表認為,這是今年液晶大屏,特別是會議室解決方案大量出現的原因。畢竟實實在在的市場增長,再加上液晶的后段集成技術難度不高、有大量代工資源可用,短期推出好的產品并不困難。
同時,IFC現場,人們對液晶大屏最大的關注點依然是價格。行業人士紛紛表示,65英寸產品已經基本在“白菜價”上,基本可以用成本價格拿到面板資源;75-85英寸產品也從此前要“提前確認訂單”變成可以大批量現貨的尺寸。尤其是75英寸已經表現出替代65英寸的成本走勢。
價格下滑供給提升的前提下,IFC展會85英寸已經成為基本的旗艦配置。與會廠商中大部分,例如TCL等均把85英寸作為智慧會議解決方案的標配產品。這類產品在畫面尺寸上已經可以媲美中小會議室的投影產品,且不具怕環境光的影響。尤其是配合納米銀或者IN-CELL觸摸技術,書寫感也非常出色。
所以,行業人士認為,液晶大屏的商用和工程市場突進,是技術升級換代和價格成本下降雙輪驅動的穩健模型。這個應用品類至少還可以保持三四年的有效增長。
差異化應用,拓寬液晶工程顯示價值
在液晶顯示產品的技術進步中,有兩個獨特的優勢必須被提及:第一是,普通的、非拼接屏幕的邊框日益變窄。行業專家認為,保持5毫米以下的邊框厚度,現在是普及性技術。這為任意的液晶顯示器的“準拼接”應用帶來了方便。同時,縫隙最小0.5毫米的液晶產品則已經進入高端拼接墻市場。
第二是,差異化的屏幕尺寸日益增多。例如TCL展示了條形“標牌”產品。超大的長寬比,讓產品有了特殊應用價值。這種產品可以采用專門的生產線切割,也可以采用與大尺寸面板混切的方式,用原來邊角料部分的玻璃基板制作。差異化的尺寸屏幕,正在成為液晶商顯和工程應用的一個新焦點。
“液晶等平板顯示的一大特點就是‘差異’的造型!”與會專家指出,近年來無論是手機屏幕還是車載顯示,都出現了很多“獨特造型”的顯示屏。實際上,從技術角度看,液晶和OLED顯示能夠切割各種形狀的顯示產品:唯一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需求規模——因為每一條液晶生產線的產能都很大。
“各種差異化顯示設備是平板產品參與工程顯示行業的重要窗口——這也將開拓‘會議室’之外的更為廣闊的液晶商顯市場,”行業廠商如此表示,他們認為液晶在IFC的價值不應該局限在拼接墻和會議室兩個細分領域,而應該成為某種創意顯示、無處不在的屏幕。
當然,今天IFC上液晶顯示最成熟的應用還是拼接墻和會議室。這是兩大傳統的工程顯示市場,代表著快速的市場成長。不過這不妨礙以此為基礎,液晶顯示不斷開拓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商超價簽已經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的潛在成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