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5日正式發布全球數字包容倡議——Tech4ALL,提出在未來五年內,再讓5億人從數字技術受益。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在當天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9)部長會議上, 在“重新定義數字包容”的主題發言中提出了這一倡議,并呼吁政府、行業組織、企業伙伴共同行動起來,全方位推動數字包容。
擴展數字包容的定義
盡管很多廠商和業內人士都將本次大會的關注重點放在5G 、AI等數字技術上,但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仍有為數眾多的人被排除在數字世界以外。
胡厚崑指出,地球上近一半的人還沒有接入互聯網,10億人沒有移動寬帶覆蓋。聯接仍是數字包容的基礎。但光有聯接還不夠,要將數字包容從聯接擴展到應用和技能,從個人擴展到企業,通過重新定義數字包容,讓更多的人和組織從中受益。
為此,華為希望“Tech4All”通過在聯接、應用和技能三個方面的努力,引入更多個人與組織加入擴大數字包容的成果。
在聯接方面,華為持續通過構建更多的覆蓋、更容易的聯接,惠及更多地區與人口。通過創新技術降低門檻,讓地處偏遠地區、極端氣候環境的居民和企業都得以接入數字資源。
30多年來,華為攜手客戶和伙伴,始終在構建無處不在的聯接。從農村到城市,從極地到牧場,不斷打破疆界。從亞非拉農村的RuralStar創新方案,到加拿大極地部落的5G Air Fiber空中光纖——華為堅信,聯接是數字包容的基礎,通過技術創新,提供無所不在的網絡,是華為的能力所在也是社會責任。
在應用方面,華為將幫助開發者、中小組織提供易用的開發平臺,繁榮生態,催生應用,惠及更多的行業與人群,滿足個性化、場景化需求。
比如面向聾啞兒童,華為與歐洲聾啞人協會合作,聯合開發了一款名為StorySign的移動應用,可以把文本翻譯成手語。目前現在這款應用已經支持十種不同的語言,未來華為還將投入更多努力,希望幫助到全球大約3400萬名聾啞兒童。“我們為這一舉措感到自豪。我們要讓特殊人不特殊,普通人不普通,這就是技術的獨特價值,”胡厚崑說。
這只是一個場景,未來開發者越多,應用就用就會越來,受益的人群就會越多。為了持續使能開發者,華為從2015年開始,啟動“沃土計劃”,投資在開放能力、平臺工具、培訓賦能、成果孵化、創新基金五個方面,以使能和幫助開發者獲得技能、加速創新、持續發展。該計劃目前已投入近10億美金,發展全球注冊開發者80多萬。未來三年,沃土計劃將持續加大在AI領域的投資,目標三年發展百萬AI開發者規模。
在技能方面,華為將與政府、當地社區和其他行業合作,提升個人與全社會的數字技能,為中小型組織提升數字能力,從而促進當地國家、社區未來的發展,提升本國的數字經濟競爭力。
華為在過去十年中,通過未來種子計劃,已經幫助超過108個國家的30,000多名學生提高了他們的數字技能。此外,2018年,華為舉辦了“第三屆華為ICT大賽”,吸引了來自中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墨西哥、南非、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巴基斯坦和印度等32個國家和地區800余所高校的4萬余名大學生積極參與,大力促進校企人才培養與需求的互聯互通,助力全球人才生態發展。
除了高校合作,華為也結合本地社區需求,讓弱勢群體也得以獲得數字技能。截至目前,已有約20000名孟加拉本地婦女通過我們的大巴學校接受賦能,掌握上網能力。
讓科技普濟天下
數字包容不是一家科技公司可以單純用技術解決的問題。華為呼吁政府、行業組織、企業伙伴共同行動起來,全方位推動數字包容。參與角色更多,影響力更大。華為希望與政府和國際組織緊密合作,擴大影響力,讓數字包容惠及更多群體與企業。同時也需要企業伙伴、行業組織共同合作,深度了解不同群體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以頂尖的創新技術,促成最佳的數字包容解決方案。
“技術致善,接力致遠,我們堅信數字技術將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胡厚崑最后表示:“這也是華為愿景與使命的目標所在,科技不應高居象牙塔,而要普濟天下,這只是一個起點,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個人與組織加入進來,共同構建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