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義的商顯市場銷售額超過700億元。接近四成的增幅更是令整個行業紛紛表示“沒想到”。然而,業內專家依然認為這只是開胃小菜,未來的成長依然具有幾輪翻番的空間:因為商顯“就要無處不在”了。
人們論證商顯巨大潛力的時候,往往強調“智慧教育、智能零售、智慧政務、平安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等具體應用場景的價值。但是,在這些場景幕后,最真實的衡量指標在于“顯示什么”——即只有更多的數據需要顯示,那么才有更多的“商顯成長”。站在這個立場上,真正的商顯大場景應該是是: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AI,這些都是現在和未來數據的來源。
“商顯的本質就是讓數據‘呈現化’、‘交互化’、‘可感知’。”站在這樣一個立場上,也就可以理解為何2018年“商顯出現那些爆款新熱點”:會議商顯大發展——對應于智慧會議、遠程辦公和創新驅動;拼接大屏的大發展——對應于管理的數據化和AI化,切實實現了感知和控制的集中化;廣告機產品的熱銷——對應于創新應用、服務和產品的增加,社會供給總量和多樣性的質變,帶給消費信息通道新的價值……
也正因為看到了“數據”暴漲和數據應用的成熟——如AI、5G等技術——,行業企業才對商顯的未來信心滿滿:因為,真正的數據社會、信息時代還處于暴漲的開端,遠沒有達到高潮。從時間結構看,5G、物聯等恰處于黎明狀態,正在走向旭日東升;從空間架構看,今天的商顯還是“大城市”的游戲為主,超過多一半的人口,尚未進入數據社會時代。且,從技術結構看,信息處理和利用的技術、硬件和應用亦處于爆發的入口節點,尚未進入真正暴漲的階段……
所以,2018年的商顯市場一直“信心滿滿”。無論價格戰如何、無論競爭多激烈,業內同仁都知道“金礦就在哪里”,缺乏的就是一柄合適的鏟子——看看交互會議平板這個爆款應用,一下子就是2倍的成長,就知道商顯的未來樣子絕非今日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