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P宣布即將在2018年Infocomm展會(北京國家會議中心,2018年4月11-13日,ED2-01展臺)上揭幕一款全新產品—INSIGHT Laser 8K。兩個月前,2月6日開幕的荷蘭2018年ISE展會,這款產品亦獲得了大量觀眾的注目。巨頭的新動作,已經將沉寂多年的8K投影顯示市場“攪起新波瀾”,8K會成為IFC,乃至2018年投影界的新看點嗎?
技術新突破,是否成為8K投影風向標
對于8K的話題,大屏君注意到,投影屆同仁已經有點“急不可耐”:畢竟,2017年以來,液晶陣營吵吵著要上8K、要普及8K。里約奧運會8K得到了示范應用,東京奧運會則在規劃更大規模的應用,北京冬奧會也把8K作為一個潛在看點來開發——最為重要的是,京東方10.5代線的投產,拉開了全球液晶電視尺寸升級的新篇章——65-85英寸8K時代盡在眼前。
因此,投影顯示應該“有點來自8K液晶電視的壓力”了。更何況,大屏君可以查閱到的,關于8K投影技術的歷史產品,已經覆蓋了過去10年:從JVC的3LCOS開始、到現在的DP推出的DLP機型,投影的8K歷史比液晶電視更早、努力更多,豈能讓液晶搶走8K的彩頭?
但是,心里較勁解決不了技術上的問題。投影8K的命門在哪里呢?大屏君覺得主要是兩個:第一是光閥如何實現8K。以液晶投影機光閥和液晶電視比較,前者往往不到一英寸大小,液晶電視則從65英寸開始強調8K——二者的“像素顆粒大小相差懸殊”,技術難度必然顯著不同。投影光閥,不管是液晶、DMD、LCOS,其芯片上集成的功能、數量規模、技術等級都只能比液晶電視屏幕高、不能低,才能實現同樣的8K分辨率。
第二個瓶頸是“產品亮度”。投影機的應用目標是實現大畫面:即用不到一英寸的光閥,投射出100-200英寸的畫面——比液晶電視的畫面要大很多倍。而要保障更大畫面的清晰度,投影顯示的“屏上亮度”不能顯著弱于液晶產品。這就決定了在單位面積上,投影光閥承受的亮度指標是液晶電視機的三四百倍。如果在考慮到特種投影應用,這種單位亮度承載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這當然也意味著“很大的技術難度”。
所以,在8K上,液晶電視后來居上并不稀奇。但是,辛勤努力的投影人卻不甘心敗北。2018年來,8K投影的再次升溫,已經說明“以上兩大技術難題已經基本解決”。下面,大屏君就用實例進行詳細說明:
一方面,DP即將在IFC上展示的INSIGHT Laser 8K投影機,亮度高達25,000 流明,中心亮度高達27,000流明;采用固態激光熒光體技術,同時可提供3300萬像素的8K分辨率(7680 X 4320),基于該投影機采用3×1.38″ DarkChip™ DMD™芯片和ColorMax™色彩校正技術和。對于25000的亮度,已經達到主流電影院和工程投影的亮度區間,具有極高的“高端市場可用性”。
另一方面,去年TI高調推出了0.47英寸的4K光閥。目前,市場最便宜的0.47英寸光閥4K投影機售價只有7999元。這說明,DMD芯片技術上, 0.47產品的4K化已經高度成熟。這對于8K而言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側面消息”。因為,可以將0.95的8K和1.38的8K DMD光閥分別看成4個0.47的4K和4個0.65的4K的“組合體”——至少從最關鍵的單個像素(DMD反光鏡)的制作看,他們“相當于同一級別”。TI以0.47 4K光閥推廣廉價4K投影機,說明相應像素尺寸的DMD制作技術的高度成熟和低成本化。
在大屏君看來,25000流明8K和0.47英寸4K光閥,這兩個產品已經代表“8K投影機最大的技術問題悉數被解決”,接下來是可以真正去勾畫投影“8K產品的應用藍圖”的時刻了。
8K投影用起來,還需時日和產業聯動
“8K激光投影機,分辨率為7680×4320,高達3,317萬像素,畫質是4K的四倍”——這是很多人提到8k必然要說的“數字”。但是,產品落地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參數的高超”,更需要“經濟上的可經營性”。后者是大屏君眼中“今日8K投影”在解決技術難題之后的“真正”需要突破的問題。
從歷史角度看,2008年JVC就依靠1.75英寸D-ILA光閥,推出了分辨率高達8192×4320的8K投影機系統。但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大量商用化的8K攝像機,索尼采用單片S35毫米全畫幅成像單元的索尼F65,卻要等到2013年。國內首部原生4K電影上映則是2014年的《歸來》。全球首部全8K電影,已經是2016年的《銀河護衛隊2》。這一年,NHK 8K 轉播車也正式投入使用。
大屏君相信玩投影的都明白“沒有內容、昂貴的設備沒有價值”的道理。從以上的事實則可以看到,08年8K投影誕生之后,內容業的發展并不“迅速”。這是8K投影應用目前依然“十年時間成績不多”的最大拖累。不過,產業聯動上,也有好消息:
例如,今年初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老板,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宣布,正在與RED談判生產8K攝像機,新品尺寸只有相機大小,價格只要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RED是世界領先的攝像機制造商,在2015年其發布了首款8K電影攝像機WEAPON Monstro 8K Vista Vision。如果,8K攝像機價格壓縮三分之一,對內容業無疑是巨大利好。
談到產業鏈問題,大屏君不得不說:8K投影機正在迎來一個好時代。包括放映設備、內容產業、存儲技術都在快速進步,贏來爆發時刻,都意味著“8K時代已經開啟”。接下來的問題只在于“開發出更多的適應于8K技術超高體驗的新商業場景”。
這方面,傳統的數字電影院當然是第一位要指望的市場。例如,目前國內IMAX巨幕的規模不及總熒幕數的百分之一——瓶頸主要就在于缺乏真正配得上巨幕的“8K分辨率”。利用8K畫面的精細程度,實現差異化的體驗,必然是數字電影放映的下一個爆點。工程市場是8K的另一個熱點:至少高端工業虛擬仿真、高大上的指揮調度中心、會展應用、特種演示應用,都是“不差錢”的。以上兩個市場是DP的傳統優勢市場,更有4K投影機的成功應用做鋪墊,可以說是8K投影隨時可以“出手摘桃子”的領地。
除此之外,大屏君認為家用市場依然是8K未來的“放量”著力點之一。2016年,日本NHK拍攝了里約奧運會100個小時以上的8K比賽節目,在日本50多個體驗區播放;日本總務省計劃,2018年開始包括廣播和通信衛星的8K商播,2020年對東京奧運會通過廣播/通信衛星、有線、網絡進行直播,其規模達到目前4K發展水平。——這些8K應用的大計劃都是“家用”!
從應用端看,8K的普及之路已經劃出藍圖。結合技術的進步,大家對8K投影的暢想可以在大膽些:大屏君深深的知道,就在10個月前,人們還無法想象7999元的4K投影機是什么樣子——技術進步的速度總是超乎我們的想象,至少投影的歷史從來都是如此:8K也渴望再次續寫這一神話,IFC2018只是牛刀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