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北曾經熱鬧的VR體驗館已經少有人問津;風靡一時的AR游戲Pokemon Go熱度也已然褪去,追隨AR風口的許多創業者也已經黯然離開了各大孵化器;MR技術直到現在也只有Hololens做出了老貴老貴的商業版設備,其他的廠家都還是處于Demo的狀態。不僅如此,全面屏、雙攝、四攝像頭等概念也無法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鏈已經完備進入量產的裸眼3D技術有多大的機會成為下一個行業引爆點?
“這么多的國際高科技大牌廠商都在布局帶深度信息的影像、圖像的抓取系統。我們該如何去表現它呢?當然不可能是戴眼鏡,這樣體驗就要差很多。”在康得新與消費電子巨頭三星針對裸眼3D技術的戰略結盟發布會上,康得新3D顯示事業群常務副總裁張飚表示,今年下半年,將有大量國內外廠家,推出不同移動端的裸眼3D產品,以讓用戶獲得更好的交互體驗,或許裸眼3D時代已經到來,經歷低迷的裸眼3D技術也將迎來一場技術革新。
“如果電影不是3D的,看起來又有什么意義呢?還不如在家電腦看。”一位在電影院觀看完《賽車總動員3》的觀眾告訴我們,來電影院觀看電影,圖的就是3D帶給觀眾的真實代入感,但對于很對觀眾來說,這一副3D眼鏡簡直就是累贅。
而在不久的將來,體驗3D不一定要去電影院,也不一定要佩戴累贅的眼鏡,只需一臺電腦,或者一臺手機就能完美解決了。
9月6日,康得新集團與三星電子株式會社在北京舉行裸眼3D業務全面合作啟動儀式,共同推進裸眼3D技術的研發及應用,并表示將于近期逐步推出搭載裸眼3D解決方案的系列終端產品。
據康得新董事長鐘玉介紹,三星與康得新一致認為裸眼3D將是未來顯示領域新技術的重要發展趨勢。一家是3C產業的領導者,一家是光學膜產業的龍頭,這兩大巨頭的強強聯合,或將為裸眼3D帶來新的產業鏈革新。“康得新2011年推動,2015年進入市場,大家依然質疑3D時代能來嗎?今天由于康得新和三星集團共同聯手,那么我們可以說狼真的來了。”鐘玉說。
在過去的幾年里,康得新通過與三星、中興、長虹等商業伙伴的緊密合作,積累了大量裸眼3D技術與經驗。并且這一領域擁有超1000項專利。康得新從顯示端、應用端、內容端,三端齊發,打造了涵蓋硬件、內容、產品為一體的裸眼3D生態產業鏈。而有業內人士評論認為,三星的帶頭站隊或將改變整個行業的技術潮流走向,裸眼3D技術從此有望成為國內外各大廠商的標配。
就在去年谷歌推出動Tango之后,像聯想、華為等手機廠商已經啟動搭載該項技術的手機終端的研發,聯想Phab 2 Pro便是其中之一。谷歌的Tango技術,賦予設備終端像人類的眼睛一樣“看”周圍立體環境的能力,并通過3D傳感器對事物進一步理解,立體社交成了可能。3D已儼然成為智能硬件的必備黑科技。
隨著裸眼3D應用的成熟,這項技術有望打破傳統顯示產業僵局,并對事物在終端上的立體呈現提供了可能,康得新所研發的裸眼3D手機、平板、電視、筆記本、顯示器、電視墻等,都是裸眼3D顯示技術在各個領域場景的應用。除了三星之外,華為、聯想、TCL等知名廠商也正在積極和康得新接觸,換言之,在不久的將來,裸眼3D屏的手機、筆記本電腦屏幕或將大行其道。
在應用方面,裸眼3D除了可以應用在旅游、社交提供用戶真實立體的場景感受外,還能廣泛的運用在整容、醫療、教育、購物等行業。康得新3D事業群張飚表示,通過一系列的建模,整容醫療行業可以很直觀的為顧客立體展示整形后的效果;而教育上,裸眼3D能讓小朋友充分融入教學內容之中。
在VR與AR技術得到用戶群體廣泛接受的今天,裸眼3D無疑是這兩項技術新的延伸,在立體可視的核心不變的基礎上,裸眼3D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場景。3D顯示領域也將迎來快速發展。
從VR、AR到裸眼3D,自然的用戶體驗最重要
人類對于視覺感官體驗的追求從沒停止過。
還記得VR技術剛面世的時候,各大一線、二線城市的VR體驗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門前幾乎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只為進店體驗一番“新科技”。
“外接式設備有數據線,一不小心玩家就會被絆倒,而且走動的時候數據線的存在,十分累贅。”一家經營VR設備的店家表示,相比外接式設備,一體式VR雖然沒有了數據線的問題,但是原來有許多的外置原件被集合到了一體頭戴設備中,所以顯得更加沉重不堪,“部分玩家表示玩久了之后,脖子受不了。”
此外,因為VR技術的實現依靠的是全虛擬場景,所以也有不少用戶表示,最初玩的時候的確有新鮮感,但是玩多了之后覺得“假”,體驗感上著實減了不少分。
當HTC和Sony圍繞VR頭顯誰做得更好更輕而暗中較勁時,部分巨頭卻特立獨行地直接跳到了AR領域上來了。
如果說3D的興起是因為電影《阿凡達》,那么AR之所以會走進用戶的視線,絕對是因為《Pokemon Go》。2016年底,這款基于AR增強現實技術的手機游戲一時間爆紅,作為鎖區的中國大陸,也有不少發燒玩家想盡一切辦法用VPN登錄也要玩一把。
相比VR只能讓用戶沉浸在虛擬場景中無法看到外部場景。AR能夠將計算機生成的圖像疊加到真實世界里。正因為如此,許多巨頭轉而爭搶布局AR設備市場。
最早發布AR設備微軟為其他廠商開了個好頭;蘋果則是從軟件下手,推出ARKit,讓搭載軟件的Iphone成了一臺AR設備;華碩則是更純粹的推出了ZenFone AR手機;Google ARCore則是姍姍來遲,剛剛入局。
但隨著AR技術的日漸成熟,漸入佳境的AR設備凸顯出了其使用上的諸多弊端。“對于頭戴式AR眼睛來說,由于加入了半透明的光學元件,所以影響了鏡片的通透性,而且透明光學元件在顏色的現實上,有許多缺失。”曾專注開發AR應用的周先生告訴我們,除了AR頭戴式眼鏡,其他設備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影響著用戶的交互體驗,“AR軟件和AR手機傳感與定位疊加時長出現虛擬影像疊加不準確或者動作延遲的問題。”
至于MR領域,除了微軟推出了一款價值人民幣近4萬元,真正意義上的MR眼鏡HoloLens之外,其他廠商清一色都還處于“概念”研發的階段。試問又有多少玩家愿意花4萬元人民幣購入這樣一副現階段應用還很少的全息眼鏡呢?
除了矯正視力之外,真的并少有人愿意佩戴累贅的眼鏡,。而且VR、AR與MR的發展過度的依賴著高成本的第三方設備,在本該匹配的內容生態構建上,總是顯得有心無力。
裸眼3D技術所能帶給用戶的,是自由自然的交互模式。在裸眼3D手機、筆記本、電視普及之后,內容開發者的門檻將會被大大降低,統一標準之下,開發者無需單獨對每個設備做適配開發,大大有利行業進一步發展。而對于用戶來說,能隨時隨地就能利用現有的終端設備,體驗更好的交互體驗和應用拓展。
因此諸如三星、中興、ivvi等廠商也開始重視并追逐追逐這一項新的3D體驗,意圖通過解放用戶身上的設備“累贅”,從而追求更好的3D體驗。
繞不開的挑戰
隨著康得新與三星在3D裸眼現實上的強強聯合,加之國內外一、二線廠商也將在市場陸續投放不同類型的裸眼3D終端,2017年有望成為裸眼3D技術商業化的元年,但從VR、AR產業的發展路徑來看,裸眼3D行業也同樣面臨著一些考驗。
早在2010年,夏普就推出了第一代的裸眼3D手機,而后三星、海信、康佳等諸多廠商也陸續推出了裸眼3D的電視。但在最早的裸眼3D的嘗試中,許多終端設備由于匹配的3D應用不多,而紛紛遇冷。
“最早的裸眼3D游戲和應用并不多,可以說裸眼3D手機和電視最3D的部分就是選擇菜單。”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我們,前幾年所推出的裸眼3D終端絕大部分都成了“炮灰”,也只有任天堂的N3ds活了下來。
據了解,N3ds是任天堂第一臺裸眼3D的游戲機,它的顯示分辨率只有800*240,而在裸眼3D的模式下,僅有400*240,從硬件規格來講,是十分落后于主流設備的。但得益于任天堂豐富的游戲和應用,使得N3ds在并不具備硬件競爭力的狀態下,在裸眼3D市場脫穎而出。
如今這一情形已經得到了改善,康得新通過7年時間的布局和探索,已經基本打通了整個裸眼3D從上游材料生產到下游內容生態的全產業鏈。
設備方面,康得新與包括三星在內的國際國內一二線廠商合作打造手機、平板、筆記本等裸眼3D設備;
內容端方面,通過與國廣東方成立東方視界,康得新形成了集創作、制作、拍攝、剪輯、聚合、運營為一體的內容生態平臺,并已打通手機、PC、電視等多播放終端,通過持續研發的實時2轉3等技術,可向用戶提供從圖像、游戲、短視頻,視頻到演出、直播的全系列裸眼3D內容解決方案,以海量內容支持3D生態;
應用端方面,通過持續進行3D建模、3D交互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市場開發,康得新在3D娛樂、3D醫療、3D購物、3D美容、3D教育等市場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三端互相促進,形成良性互動的閉環。
而游戲內容提供商們也都開始布局這一領域,上海喂啊網絡創始人陳修超表示,此前該公司為VR、AR設備提供的游戲內容,并沒有取得太大的收獲,而面對裸眼3D的新技術浪潮,該公司已經提前做出判斷并且將戰略重點轉入這一領域,推出多款適應裸眼3D技術的游戲作品,“裸眼3D游戲開發無需像開發VR游戲那樣對每個不同設備做適配,只需要針對不同屏幕大小的設備做調試即可,開發成本會更低。”
隨著裸眼3D產業再一次被激活,新3D時代的到來,我們期盼有更多優秀的內容廠商加入,開發更多極具吸引力的3D游戲與應用,提升裸眼3D終端設備的實用性與可玩性;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硬件廠商加入裸眼3D陣營,從而豐富這項技術在多個場景、環境以及行業領域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