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年內,小間距LED屏已經從infcomm展會的稀有產品變成了主要參與者。尤其是不斷升級的小間距LED顯示技術,更是帶來了應用范圍的大擴充。2017年infocomm展會,小間距LED屏更是將P1.2新指標作為了嶄新普及標準。
對于P1.2間距產品的普及,業(yè)內企業(yè)表示:這是小間距LED在高端市場從追趕DLP拼接,到基本持平的一個里程碑。對此,基本的技術理解是,大多數(shù)DLP拼接工程的像素間距為1.2毫米,同時DLP拼接墻的光學縫隙側面和正面觀看的平均值,亦與1.2毫米接近。
因此,小間距LED產業(yè)認為,雖然DLP拼接產品可以實現(xiàn)更高的像素密度、也擁有0.5或者0.2毫米物理接縫的產品,但是從實際應用效果看,P1.2毫米的小間距LED依然可以達到“主流DLP拼接”產品的“信息顯示密度”指標。小間距LED屏,P1.2級別產品的普及,是小間距LED與DLP拼接墻的競爭,從“低端包圍模式”到高端市場“核心突破”模式的關鍵轉折。
正因為P1.2產品如此重大的意義,Infocomm展會現(xiàn)場,幾乎所有參展的主要品牌,例如科達、洲明、聯(lián)建光電、卓華、三思等都展出P1.2級別的產品,并作為主推“高端型號”。
對此,參展廠商用三個詞規(guī)劃除了小間距LED屏近年來的進步:P1.5產品實現(xiàn)了“堪用”;P1.2產品則滿足“好用”的要求;現(xiàn)在正在加速普及的P1.0級別產品則會滿足未來“超越”的更高需求。在大屏工程現(xiàn)實上,小間距LED技術一直把DLP拼接墻作為一個“目標”對手,但是小間距LED的進化卻不會以此為終點。Infocomm展會上,洲明已經展示P0.9級別的產品。
當然,對于像素密度空前提高的產品,業(yè)內依然有反對的聲音: 1.P1.2產品比較P1.5產品已經增加了56%的單位面積燈珠數(shù)量。這意味著在產品品控、工藝精度等方面的難度大量增加。無限追求更小間距的產品,恐怕會失去“實用上的經濟可承受性”。2.P1.0以下的產品,在現(xiàn)實應用中沒有很好的“場景”需求。包括虛擬仿真、高端控制室工程等,P1.2產品都已經足以滿足需求。
對于以上反對聲音,更小間距產品的支持者們認為,產品經濟性和成品率問題可以依靠技術進步、架構革新來逐漸克服——可以對比的例子是10年前P2.0產品都是天價,而現(xiàn)在這個標準的產品已經主要瞄準廉價應用領域。至于更高精細度的產品是否有足夠市場需求的問題,業(yè)內資深人士認為“創(chuàng)意顯示”的空間還遠未達到上限。
Infocomm展會上,小間距LED屏參展企業(yè)已經表現(xiàn)出對“創(chuàng)意顯示”的熱衷。即小間距LED屏不在僅僅追求大屏幕的效果,也在融入更多異型、立體和差異化顯示設計——這些產品大多數(shù)以足夠高像素密度的單元為基礎構成。因為,創(chuàng)意顯示項目,很多是觀看距離很近、顯示面積有限的產品。這種產品必須具有足夠小的像素間距,才能擁有很好的效果。
亦是說,INFOCOMM展會至少表明,在和DLP直接對抗的超高端控制室市場和創(chuàng)意化的顯示領域,P1.2級別產品是必須的、而且更小間距的產品也蘊藏著未知的市場機遇。總之,技術進步、主推產品不斷升級,依然INFOCOMM展會小間距LED的最熱話題,且還會持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