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數字的發明及統計學的發展,一直以來,人們對數據的解讀方式就在不斷進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類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類對數據的解讀和應用能力不斷提升的進化史,從基礎的數字表格,到如今以圖形圖表為主的數據可視化展現。數據展現及解讀方式的不斷變革,為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墊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張地圖由Anaximander在公元前550年繪制。不過因為資訊和信息獲取的局限,這張以古希臘為中心的“世界地圖”其實不過就是一張區域地圖,但它的意義在于開始了地理領域以繪圖的方式記錄位置信息的傳統。
這是由Michael van Langren于1644年制作完成的世界上第一張統計數據可視化圖表,展示了托萊多城與羅馬之間從經度方面考量的距離估值。這些信息被應用于海上航行,用來判斷更為精確的航線海域位置,以減少船只失聯、失事情況的發生。
這張由Joseph Pristley在1765年繪制的圖表,展示了史上2000位名人的壽命數據。
法國數學家和防御工事主任Charles De Fourcroy于1782年繪制的這張圖表,以城市廣場和城市總面積的比例作為一個參考標準,對歐洲幾個大都市的城市發展狀況進行了比較。
這是William Playfair在1786年制作的小麥價格和勞動者的薪酬圖表。顯示了從16世紀到18世紀間,勞動階級的收入增長趨勢。
1858年,著名護士和統計學家Florence Nightingal,為不懂得傳統統計報表的公務人員繪制這張玫瑰圖,它顯示了因病與因傷死亡案例對比數字。此圖引起了軍方及維多利亞女王的高度關注,醫事改良議案得以實施,改善了醫院的衛生狀況和病人的營養情況,有效減少了戰事醫院的死亡人數。
以最新大屏顯示技術和數據可視化系統為依托,海盛翔和激光屏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智能和實時動態展現,直觀簡潔的數據可視化界面,讓數據的可讀性和易讀性越來越高。大數據時代到來之際,憑借對數據的精準理解和深入分析,人們將能越加及早地洞悉變化,明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