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LG的大尺寸OLED線又進行了技術升級。OLED材料堆疊從此前的兩層兩種主要發(fā)光原料(2 Stack),變成了三層三種主要發(fā)光原料(3 Stack)。對于這個有意思的變換,大屏君覺得“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因為進步是常態(tài)!
首先,LG的新技術,肯定會改變OLED面板的發(fā)光質量。作為白光+彩色濾光膜的產品體系,白光的產生方式是影響最終色彩表性的核心。
例如液晶電視的背光源,從最早的冷陰極熒光管、到LED半導體+黃色熒光粉光源、到LED半導體+紅綠兩色熒光粉光源、再到目前量子點LED光源、以及部分高端專業(yè)產品的三基色LED垂直背光,擁有多重技術選擇。這些技術之間的差異,除了成本之外,就主要體現(xiàn)在“最終顯示設備的色彩表現(xiàn)”能力上。
LG的2 Stack技術本質是采用藍色+黃色OLED材料形成白光;3 Stack技術則采用藍色+紅色+綠色形成白光。這個轉變,至少能夠提供更高效和純凈的紅色與綠色原色。采用新技術之后LG oled電視的色彩表現(xiàn)力一定會有明顯的升級。
其次,3 Stack新技術,并非傳說中的“RGB”O(jiān)LED顯示技術。在手機等屏幕上使用的RGB oled技術是RGB獨立發(fā)光的結構。每種原色獨立控制。LG的3 Stack技術則是RGB oled混合工作,形成白光,再被彩色濾光膜過濾。對此,大屏君有個通俗的比喻:RGB oled顯示的RGB模塊是水平排列的;LG 3 Stack技術RGB材料模塊則是垂直排列。
第三,3 Stack和2 Stack的成品率難度會發(fā)生變化。通俗的理解2 Stack就是在整個面板預定范圍內分兩次、涂覆兩種材料;3 Stack則是分三次涂覆三種材料。而OLED涂覆是OLED顯示技術最關鍵、最有難度的環(huán)節(jié)。增加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復雜性,必然影響成品率質量——但是,大屏君的看法是“將此顛倒過來理解”:因為LG已經能夠實現(xiàn)更好的OLED涂覆品控,所以他才敢使用三層堆疊。這意味著oled涂覆技術自身的成熟度提升。
對于,3 Stack技術,大屏君覺得LG也卻是不容易。OLED大尺寸面板顯示從一開始就是“困難重重”。LG的第一條試驗線,每月8千塊基板的產能,只能采用半幅蒸渡的涂覆技術。即在涂覆OLED材料之前,先把整張面板切割成兩半,然后再進行下一道工藝。這不僅增加了整個流程的復雜性,同時也妨礙了玻璃基板切割大尺寸單元的效率。
LG在第二條量產線上,也就是現(xiàn)在常見的OLED電視的面板供應線上才實現(xiàn)整幅蒸渡涂覆。這一改變的第一個意義是:此前一份基板只能切割出兩塊65英寸面板,而整幅涂覆則能切割出3塊65英寸面板。生產效率和物料成本變化達到三分之一比例。
當然,OLED涂覆永遠是OLED顯示的關鍵所在。今年隨著3 Stack的投產,新的涂覆流程工藝將可以進一步改善OLED產品的色彩效果。而新聞報道稱2017年LG將跳出蒸渡工藝的束縛,開始采用噴墨打印技術涂覆OLED材料。
噴墨打印在大尺寸OLED面板線上的應用,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噴墨比蒸渡自身更適合大尺寸生產,且成本更為低廉。當然,LG是一次性進化到水平RGB oled亞像素排列,直接拋棄白光+彩色濾光膜的技術;還是會采用先實現(xiàn)垂直3 Stack噴墨打印白光OLED,在做進一步打算,還是未知數(shù)。
目前,業(yè)界關于噴墨打印的最新成果是:日本實驗室做出了20英寸200PPI的噴墨打印OLED。大屏君曾經記得,在LG E4 OLED線采用整體蒸渡技術前,(大概一年半之前)臺灣友達曾經展示過6代線整體蒸渡技術(不過現(xiàn)在,6代線整體蒸渡技術已經基本普及)。
“每年都有非常好的突破”:這是OLED顯示的現(xiàn)實。也正是這種突破,使得人們對oled一直有信心,且越來越有信心。遙想七八年前,三星4.5代線OLED還需要用四分之一蒸渡,現(xiàn)在8.5代線已經是全副且3層蒸渡,這其中的進步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噴墨打印OLED已經箭在弦上,2017年韓國、日本都會有示范線,我國的聚華印刷聯(lián)合深天馬和華星光電也在進行5.5和8.5代線的印刷技術驗證。
所以,大屏君覺得,OLED電視雖然一路坎坷,但是九九八十一難終于看到了靈山峰頂。君不見,蘋果已經在為買不到足夠OLED面板頭疼不已。從投資角度看,現(xiàn)在真的已經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