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360在VR方面的動作,可能比較熟知的是今年1月推出的“360奇酷魔鏡”,以及之前和雷蛇合作。不過除此之外,游戲陀螺最近發現360早在2014年就已經和一家VR廠商開始接觸——VRGATE(第二空間),在2015年向其投資3000萬元,并且據悉還將領投這家公司的新一輪。
VRGATE,相較于暴風魔鏡、3Glasses等等可以說名不見經傳,卻為何能讓360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其拋出橄欖枝?VR陀螺專訪到了VRGATE的CEO田效禹,在和田效禹的交流中找出了端倪。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奇虎360 3000萬投資VRGATE,并將繼續領投新一輪投資
據悉,這是360投資的唯一一家頭顯廠商,但是卻鮮有耳聞。
至今為止,360在VR方面的投資消息并不多見,或許很多并未公諸于世,比如和VRGATE的投資消息,即便在網上搜索也沒有比較直接相關消息出現。
據田效禹稱,360和VRGATE從2014年就已經開始有了接觸,到2015年6月,360確定3000萬投資VRGATE,并占有VRGATE股份,F在360是VRGATE的A輪投資方,也是唯一投資方。
VRGATE是360的硬件定制方之一,360給VRGATE提供了諸多資源,包括和360影視的合作、光線傳媒合作等。
現在VRGATE正在籌備新一輪輪投資,此次仍是360領投,金額未定。為何360如此執著于這家公司?
第一家點亮2K屏的公司,只因一個執念
現在來說,可能2K屏已經是標配,也很容易實現了,但是在2年前呢?
2014年,VRGATE推出了第一款搭載2K屏的PC端虛擬現實頭盔,屏幕點距達到510ppi,完美解決網格顯示和馬賽克問題,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家成功點亮2K屏的廠商。
“點亮”這一詞,VR陀螺在首次聽到的時候并不是很理解,因為2K屏在手機上其實很早就已經實現,應用到頭盔上有這么困難嗎?
田效禹稱,自己最開始也曾經這么想過。但實際嘗試下來,多次都未成功,直到東芝為其提供芯片才真正點亮,雙方也成為聯合開發的關系,并一起參加了2015年3月的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為何會想到要做2K屏的頭盔?對于這一疑問,田效禹稱這要從自己的經歷開始談起。
田效禹的個人經歷跨度很大,本科專業為經濟學,研究生讀的是MBA,曾經在國企做過農
產品銷售,之后在電子企業、醫療企業、智能硬件都任職過,雖然跨度很大,不過卻很早就接觸到了VR。
美國最早有家公司推出了一幅VR眼鏡,沒有陀螺儀,雖然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VR眼鏡,卻讓田效禹了解到VR是什么,并且對這類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田效禹一直收集這類東西,直到Oculus DK1推出,在體驗過后,田效禹萌生了自己做2K屏VR頭顯的想法。
“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我需要的,但是它并不完美,然后我就各種找,找不到清晰的,最后來北京我說自己做。”
田效禹想到要做2K頭顯,可能只是因為一時沖動,但更多是源于對于清晰體驗的一種“執念”。
做產品還是做技術?
VRGATE至今為止推出了多款硬件產品,包括移動端和PC端的頭顯,一般都會認為VRGATE是一家硬件廠商。但是田效禹卻稱,VRGATE主要做的不是產品,而是技術。
VTGATE的主要技術包括光學、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VRGate的團隊核心成員大多都有軍工背景,如研發副總裁曾經是導彈相關的光學仿真設計領域的專家;硬件總監出身軍工行業,曾經在導彈系統工作,是圖像識別和計算機識別技術的專家等等。所以VRGATE的強項在于光學。
光學主要作用在鏡片和算法,既然是頭顯顯示裝置,第一關就要過光學,光學不好的話,前面的顯示技術再好人眼也看不到,光學和仿真光學這塊特別重要。
所以,VRGATE最早是向其他廠商提供解決方案,給別人提供組件,不只是光學的,還包括硬件的一些組件都給別人提供,至今為止已經給很多廠商提供過整體解決方案,一套方案從幾十萬到一百多萬不等,看需求而定。
“我們要做技術驅動型公司,不是產品型公司,我們會做產品,但是技術可能是產品的支撐!
此外,VRGATE還將推出平臺,不過這不是一般所理解的VR游戲、影視內容平臺,而是一個面向VR開發者的輕社交平臺。集合VR的硬核用戶和意見領袖,在平臺上發布一些技術上的資源,如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云計算、VR領域的深度算法等等。
不過,雖說主要是做技術,從2016年開始,產品卻成為了VRGATE的主要盈利來源。
從TOB到TOC,2天展會簽下近十萬訂單,硬件紅利將持續到2020年
VRGATE之前提供解決方案一直是針對企業用戶,也就是TOB端,不過之后卻轉變了策略,開始做TOC端。
田效禹提到,只提供技術的話,現在銷量還沒起來,別人家的產品也沒法變現。而現在頭顯
產品銷售,之后在電子企業、醫療企業、智能硬件都任職過,雖然跨度很大,不過卻很早就接觸到了VR。
美國最早有家公司推出了一幅VR眼鏡,沒有陀螺儀,雖然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VR眼鏡,卻讓田效禹了解到VR是什么,并且對這類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田效禹一直收集這類東西,直到Oculus DK1推出,在體驗過后,田效禹萌生了自己做2K屏VR頭顯的想法。
“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我需要的,但是它并不完美,然后我就各種找,找不到清晰的,最后來北京我說自己做!
田效禹想到要做2K頭顯,可能只是因為一時沖動,但更多是源于對于清晰體驗的一種“執念”。
做產品還是做技術?
VRGATE至今為止推出了多款硬件產品,包括移動端和PC端的頭顯,一般都會認為VRGATE是一家硬件廠商。但是田效禹卻稱,VRGATE主要做的不是產品,而是技術。
VTGATE的主要技術包括光學、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VRGate的團隊核心成員大多都有軍工背景,如研發副總裁曾經是導彈相關的光學仿真設計領域的專家;硬件總監出身軍工行業,曾經在導彈系統工作,是圖像識別和計算機識別技術的專家等等。所以VRGATE的強項在于光學。
光學主要作用在鏡片和算法,既然是頭顯顯示裝置,第一關就要過光學,光學不好的話,前面的顯示技術再好人眼也看不到,光學和仿真光學這塊特別重要。
所以,VRGATE最早是向其他廠商提供解決方案,給別人提供組件,不只是光學的,還包括硬件的一些組件都給別人提供,至今為止已經給很多廠商提供過整體解決方案,一套方案從幾十萬到一百多萬不等,看需求而定。
“我們要做技術驅動型公司,不是產品型公司,我們會做產品,但是技術可能是產品的支撐!
此外,VRGATE還將推出平臺,不過這不是一般所理解的VR游戲、影視內容平臺,而是一個面向VR開發者的輕社交平臺。集合VR的硬核用戶和意見領袖,在平臺上發布一些技術上的資源,如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云計算、VR領域的深度算法等等。
不過,雖說主要是做技術,從2016年開始,產品卻成為了VRGATE的主要盈利來源。
從TOB到TOC,2天展會簽下近十萬訂單,硬件紅利將持續到2020年
VRGATE之前提供解決方案一直是針對企業用戶,也就是TOB端,不過之后卻轉變了策略,開始做TOC端。
田效禹提到,只提供技術的話,現在銷量還沒起來,別人家的產品也沒法變現。而現在頭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