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夏普公布了其被鴻海(富士康)收購后的首份財務預期報告。夏普預計該公司2016財年營業收入為2萬億日元,同比下滑約18.8%;全年凈虧損預估為418億日元,虧損金額大幅減少83.7%。同時其預期營業利潤可能達到約257億日元,實現近三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同時,夏普公布了其2016財年上半年業績,營業收入約為9196.9億日元,同比減少28.1%;營業利潤為7900萬日元,而上年為虧損251.6億日元;凈虧損為454.2億日元,虧損金額同比減少45.7%。
對比上半年和全年預期業績,夏普對下半年業績預期較高,營收、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均有所好轉,尤其是凈利潤,按照其預期,下半年其將實現扭虧為盈。不過據傳,夏普今年中期經營報告或將延遲到明年4月份2016年全財年業績時一同披露。
據了解,盡管2015財年夏普出售了低迷的北美電視業務,并進行了大幅裁員,但其依然虧損了1619億日元。2016財年上半年,雖然由于重組夏普的合并營業利潤有所改善,但是治理業務液晶面板等業務使得夏普依然沒有走出低迷。
富士康入主后,夏普開始實行更為嚴格的成本削減計劃,比如對高層薪資、用車等都有所調整,降低夏普物流成本。9月,由夏普新任社長戴正吳就曾做出表態,力爭夏普在2016財年下半年扭虧,將之前設置的扭虧時間表提前一年。從其最新公布的業績數字來看,富士康的改革已有一定成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夏普核心的液晶面板、太陽能電池等業務仍在下滑,造成其營業收入大幅減少。數據顯示,夏普液晶面板營收大幅下滑37%,太陽能電池業務同比下滑27%。同時,根據夏普未來的規劃,其將會調整面板生產條線,可能進一步影響其營收。
同時,雖然富士康已入主2個多月,但是截至目前,夏普并未宣布較為長遠的經營戰略。戴正吳曾表示,已經制定中長期戰略,但是需要待富士康與夏普關系更密切之后公布。這正是目前市場分析人士所擔心的問題。夏普未來的發展確實需要中長期計劃,也確實需要加強與富士康的聯系。但是就夏普本身來說,在加強與富士康的聯系后,夏普自身的獨立性能保存到什么地步值得思考。